创新专业代表小组工作模式 激活代表履职新动能
作者:胡冬梅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09
近年来,黑龙江省伊春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提升代表履职效能,以专业代表小组建设为突破口,从组建机制、履职路径和管理体系三个方面发力,推动代表履职从“广泛参与”向“精准深耕”转变,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人大力量。
构建“平台” 凝聚专业合力
伊春市人大常委会立足本地实际,围绕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市委中心工作,在组建专业代表小组前,深入调研、细致梳理各领域履职需求,充分考量人大代表的职业背景、工作经历和专业特长,按照“科学分类、精准施策”原则,创新采用“1+1+N”模式(即由一位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牵头统筹、一位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协调推进、N名来自相关领域的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人大代表作为核心力量),组建由86名市级人大代表组成的经济、教育、卫生、农业、林业、旅游、社会建设7个专业代表小组,构建了点面结合广、行业领域全、专业学科细的履职工作体系。通过整合人才资源,为提升人大代表履职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搭好“舞台” 释放专业效能
伊春市人大常委会以专业代表小组为“智囊团”和“践行者”,紧扣常委会年度工作重点、群众关切与发展瓶颈,通过精准选题、深度参与、专业施策,提升了代表履职精准度和实效性。聚焦立法课题,建立了“调研—建议—参与”全链条立法参与机制,组织专业代表小组成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实地收集一手数据和群众意见,提出专业建议,使《伊春市红松保护条例》《伊春市林蛙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既坚守“生态底线”,又体现“民生温度”。聚焦社会难题,组织专业代表小组开展“五进”监督,深入企业、学校、医院、社区、林场开展精准监督。通过“点对点”监督,助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见效,推动全市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聚焦民生问题,围绕群众急难愁盼诉求,引导各专业代表小组发挥领域特色优势,开展靶向履职。各专业代表小组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既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专业参考,又通过“收集—反馈—落实”闭环,密切了代表与群众的联系,让履职成果惠及民生。
当好“后台” 赋能专业履职
伊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指导+灵活”的管理思路,加强工作引领、理论引导、方式引路,为专业代表小组履职提供全方位保障。通过加强工作指导,制定详细“施工图”,明确各小组工作职责,引领工作小组围绕重点任务统筹安排活动,同时加强全过程监督,动态跟踪履职进展,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确保履职方向不偏、力度不减。通过深化学习赋能,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人大业务知识等理论学习常态化融入日常管理,通过代表培训、线下研讨和经验交流,引导代表树牢责任意识,提升专业履职能力,推动专业代表小组持续发挥“前沿哨”“千里眼”作用。通过搭建多元平台,依托代表联络站、专题座谈会等载体,指引代表充分收集民意、交流履职经验,畅通代表与群众、代表与部门间的沟通桥梁,打通代表履职“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