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主>

立良法 强监督 聚民意 芜湖市人大常委会助力人民城市建设步伐强劲

作者:范天娇 苏平安 编辑:林娜 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09

“八百里皖江第一隧”成功开通,5分钟即可横过长江;“芜小园·口袋公园”点缀城市碎片空间,让“推窗见绿、开门入园”成为现实;百年老船厂变身“文旅会客厅”,推动工业遗址焕发生机活力……

人民城市建设的强劲步伐,让生活在安徽芜湖的人们切实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民生温度、幸福指数。

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职能定位,找准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点、着力点,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增强监督实效,密切联系群众,努力将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省域副中心和人民城市建设行稳致远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完善制度供给

“此次立法目的明确,聚焦明晰适用范围和解危途径、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强化监督管理、压实各方责任等主要工作,着眼现实,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近日在芜湖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市人大城建环资委就市政府提请审议的《芜湖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草案)》提出审查意见。

城市越是向前发展,越要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

“制定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是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草案衔接中央及省、市关于加强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芜湖实际,就上位法未作规定或规定比较原则的问题作出新规定,突出对本市行政区域内房屋安全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明确了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各方权利义务。”芜湖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扎实有效的法治供给是建设人民城市的必要条件。芜湖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全面推进依法治市要求,发挥立法在市域治理现代化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以高质量法治供给保障芜湖加快建设人民城市。近年来制定的电梯安全管理条例、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养犬管理条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等10部法规,都是着眼于解决城市建设和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回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城市生活的需要。

据悉,今年芜湖市人大常委会安排立法项目8件,包括审议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房屋使用安全管理等条例,开展城市更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促进等条例立法调研,为推进人民城市建设持续增强法治保障。

开展专项督查

为了推动解决人民城市建设中遇到的难题,芜湖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都会将重点建设工程督查工作纳入监督计划,要求常委会相关工作委员会全面梳理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延期情况,及时拟定专项督查工作方案。

同时,决定由主任会议组成人员牵头,紧盯科技创新、城市交通、生态环保、文化生活、教育医疗等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热点项目,开展重点工程督查,全力推动重点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运营。

芜湖市人大常委会围绕稳就业,听取就业促进行动推进情况报告,督促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破解结构性矛盾、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将督促治理“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效果不明显,作为主题教育反面典型案例,通过解剖式调研、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方式,助推政府打好停车治理“组合拳”。围绕“一老一小”这个民生热点,先后专题调研养老服务、中小学综合服务改革等工作,开展义务教育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等执法检查,听取学前教育发展、医保政策落实、母婴保障能力建设等报告,努力让老有颐养、幼有善育更有保障。

发动群众参与

今年2月,经过长达大半年的精心施工,十里江湾公园的10座公厕全部修成并免费开放,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如厕环境。

“公厕多了,设施也更完善了,特别是增设了无障碍洗手间和母婴室,更加方便老弱病残群体以及带婴幼儿的家长使用。”经常来此锻炼的张女士评价说。

完善汀棠公园、十里江湾人民公园等便民公厕建设是芜湖市人大代表江百顺提出的建议。“没想到建议办理效果这么好。老百姓满意,我心里也很高兴。”江百顺说。

老年食堂用餐更加舒心,“安心午休”服务走深走实,人民驿站设施更加完善……随着一条条饱含民意的代表建议被采纳,越来越多的市民成为人民城市建设的参与者。

在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火热实践中,芜湖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立法工作中,坚持每部法规(草案)向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市“一府两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基地、法律咨询专家等征求意见,认真开展立法调研、座谈,并通过门户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征求对法规(草案)的修改意见。在监督工作中,将群众呼声大、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纳入监督计划,邀请人大代表参与监督,同时通过召开人大代表座谈会和基层群众座谈会,广泛吸纳群众“金点子”。在代表工作中,将推进代表履职平台建设作为代表收集民意、反映民情的重要渠道,目前,全市共建立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代表活动室、代表之家、代表活动中心、代表工作站等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平台638个。

今年9月,芜湖市人大常委会将在专题调研基础上,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人民城市建设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和满意度测评,打好监督“组合拳”,更好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