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县乡人大>

普洱思茅区人大:人大赋能“林长制”,绘就生态新画卷

作者: 编辑:赵佳敏 来源:普洱人大 发布时间:2025-09-15

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上级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多举措参与林长制工作,为推动全区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贡献人大力量,取得了显著成效。

监督赋能,夯实绿色责任

思茅区人大常委会将林长制工作纳入重点监督内容,通过开展执法检查、专项调研、督察督导、听取工作报告等方式,持续跟踪监督林长制工作落实情况。今年5月,组织开展《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深入林区实地查看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火、林地管理等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持续跟踪问效,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同时,思茅区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方式,建立“日常监督+专项监督+跟踪监督”全过程监督机制。日常监督中,组织人大代表通过代表联络站、走访选民等渠道,广泛收集群众对林长制工作的意见建议;专项监督时,聚焦林长制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和视察,提出针对性的监督意见;跟踪监督则紧盯问题整改情况,定期听取整改工作进展汇报,确保监督工作取得实效。通过这一机制,有效推动了各级林长履职尽责,确保林长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上半年以来,区级林长巡林18次,乡级林长巡林446次,村级林长巡林750次,发送区级林长提醒函3期27份,梳理区级林长巡林推动重点工作任务清单30项,推动解决重点任务6项。

代表先行,点亮绿色意识

思茅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积极参与林长制工作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参与支持森林资源保护。通过组织代表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采取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林长制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成效,普及森林保护法律法规知识,提高群众对林长制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协同共进,汇聚绿色合力

注重加强与区政协的协同联动,建立“人大+政协”联合督察林长制工作机制。形成监督与协商相互配合、共同助推的工作机制,同题共答一道推动研究解决林长制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充分结合思茅区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有效推动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截至目前,思茅区建成种苗苗圃基地1350.5亩;2022-2025年,累计实施更新造林77830亩;实施国家级、省级森林经营试点7.5万亩;发展林下经济利用森林面积21.72万亩,实现林下经济产值2.92亿元。

通过人大赋能“林长制”,思茅区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持续稳定在66.04%以上,全区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实现了“生态+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