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人大首次将代表履职深度嵌入产业决策全链条 聚力推进现代化产业升级
作者:吴洋 编辑:赵佳敏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19
近日,广东省东莞市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召开。这项由东莞市人大常委会牵头建立的工作制度,构建了覆盖产业规划、问题攻坚、建言献策、监督落实的全链条协同机制,旨在为东莞打造“8+8+4”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人大力量。
东莞市中心城区
四级人大代表深度参与
今年7月,东莞市正式建立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工作机制。该机制突破传统行政壁垒,以召开联席会议为抓手,由东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招群担任召集人,配套组建综合工作专班。
东莞现代化产业向新图强
骆招群表示,全市人大系统和各级人大代表要齐心协力、同向发力,共同推动东莞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该机制明确,东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承担日常运转职能,并首次将四级人大代表履职深度嵌入产业决策全链条,全国、省、市、镇四级人大代表通过代表调研、视察监督、建言献策等方式,开通“民意快车道”,确保企业诉求直通决策层。
专题聚焦六大重点领域
结合东莞实际、立足人大职能,东莞市人大常委会以“六个一”为工作抓手,深入一线开展专题调研、执法检查、议案督办、集中视察,推动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形成人大监督助推、政府落实推进的工作格局。
今年5月以来,市镇人大联动、四级人大代表参与,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三化”融合、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补齐生产性服务业短板、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优化营商环境六个重点领域,通过听取专项报告、加强预算法定监督、开展专项调研、组织代表视察等形式,打造“助AI企·献良策”、重大产业项目视察等特色活动。
市人大常委会成立“7+32”调研组,深入全市百余家人工智能企业,针对算力资源不足、数据标准不统一、工业大模型适配差、AI人才结构性短缺等企业反映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形成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问题台账和工作台账。市、镇人大组织400多名人大代表集中视察81个重大项目,详细了解每一个项目的进度、存在困难,推动一批问题加速解决;同时,针对土地开发、产业导入、项目准入、涉企审批、基建统筹等领域存在的问题,分析研判、提出意见建议。
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形成了8份调研报告,以人大之为、人大之智,助力东莞产业体系向新图强。
形成一套交办监督机制
联席会议的参会阵容实现了“跨界融合”:除发改、科技、工信等产业主管部门外,市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等机构负责人,以及各镇(街道)人大(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全程参与。
围绕东莞产业发展的六大重点领域,市人大常委会根据调研、视察、审议等情况,分专题深入分析产业发展优势,系统梳理卡点堵点问题和对策建议,形成专项问题台账、工作台账,挂图式推进、清单化落实,以工作专班的形式交市政府相关部门办理,并建立督办落实机制。
“市政府相关部门要报送办理进展情况,真正把调研成果落实好、运行好、深化好,推动‘8+8+4’现代化产业有效落地,确保政策从‘纸面’落到‘车间’。”东莞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