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主>

安徽淮北:社区“集市”零距离便民

作者:吴永生 编辑:林娜 来源:安徽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22

“以前理发、拍照都要往商业街跑,还得专门腾出时间,现在‘红淮集市’办到家门口,赶一个集办两样事,真是太省心了!”9月17日,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三堤口街道庆相桥社区居民周其海说。

不久前,在庆相桥社区开放式党校广场,相山区委组织部、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主办的“红淮集市”热闹开市,65岁的周其海在集市便民志愿服务摊位享受到了舒心的免费服务。

“我们整合区直部门、街道、公共服务单位、社会组织资源等力量,现场设置7大类22个特色服务摊位,覆盖群众多元化需求,将民生服务精准送达群众身边。”相山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裴成浩说,“红淮集市”凝聚起党员、志愿者力量下沉社区,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服务“赶大集”,便民“零距离”。把公共服务资源嵌入“红淮集市”,让烟火气里飘满便民惠民幸福感,这是淮北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精准供给、着力化解群众急难愁盼的新探索。

2025年以来,淮北市全面集成县级公共服务下沉资源以及镇级公共服务要素,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社区,打造公共服务“一站式”供给的“红淮集市”,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集市坚持以组织“搭台”、党员“摆摊”、群众“赶集”的方式,推动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包联单位以及在职党员、社会公益团体等资源、力量下沉,通过组建政策宣传团、现场办公团、暖心解忧团、便民帮帮团、志愿服务团等,开展不同主题活动,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便民服务。

为打造更具温度与效率的服务模式,“红淮集市”整合公益理发、家电维修等志愿服务内容,“链”接淮北供电、供水、燃气企业志愿服务队伍,为居民提供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

淮北市委社会工作部基层治理科科长程方介绍,固定服务就是每场至少设置政策解答、流动办公、意见征集、便民服务、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暖“新”关“淮”、法治护航等8个摊位,再根据具体承办社区的居民需求增设“N”摊位,形成“8+N”模式。

“多亏你们手把手教我,总算学会了线上缴费,以后再也不用跑营业厅啦!”庆相桥社区68岁的居民张桂侠在淮北供电公司志愿服务摊位前掌握了智能缴费App操作技巧,喜笑颜开。

“每场‘红淮集市’后,主办方、承办方都会对群众‘赶集’效果进行评估总结,根据群众新期盼,设置下一次‘赶集’内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程方对记者说,为推动“红淮集市”活动扎实开展,淮北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印发文件,从精准确定主题、广泛发动参与、提供专业服务、及时化忧解难、做实跟踪问效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

截至9月17日,淮北市已开展“红淮集市”230场次,累计服务群众12.54万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97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715条。

“我们将以此为支点,撬动公共服务向更深处扎根、向更远处延伸,着力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公共服务集市机制,通过引入电商直播助农、关爱‘一老一小’等内容,不断拓展服务领域,让‘赶集式’服务成为城乡群众最实在的幸福日常。”淮北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聂颖说。

·编后·

淮北市创新打造公共服务“集市”,以“赶集”这一接地气的形式,推动党员下沉更深入、志愿服务更精准。这一模式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准度和实效性,精准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