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代表工作>

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以媒体监督破题 将代表建议转化为“实景成效”

作者:陈琪 柯红磊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3

“我市水经济产值已突破180亿元,要以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以品牌建设提升附加值。”“要把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品竞争力做上去。”今年,湖北省丹江口市部分人大代表在一次“代表行动”活动走访调研中发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本地饮用水产品多以基础饮用水为主,功能性、特色化产品少,产业链集中在初级加工环节,难以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就这一问题,代表们提出针对性建议。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媒体跟踪督办,联合融媒体中心记录市科经局、国投集团等具体承办单位的推进成效。截至上半年,丹江口市水经济产业集群产值达86.4亿元,同比增长23.4%,汉江陈家港多式联运基地建成后物流成本降低30%,产业升级成效显著。

近年来,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立足新时代人大监督职能,创新构建“媒体全程督办+代表跟踪问效”机制,将代表建议办理从“内部推进”转向“阳光公开”,以公开促落实、以监督提质效,推动解决一批民生痛点、发展难点,把代表建议转化为“实景成效”。

创新监督机制,构建“阳光督办”闭环

代表建议办理的质效,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人大监督的公信力。今年以来,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聚焦代表建议办理“最后一公里”,将媒体督办作为核心抓手,建立“三公开”督办体系——公开建议内容让群众知晓、公开办理责任让部门担责、公开办理结果让社会监督,联合市级融媒体中心组建专项报道组,以“镜头跟踪+深度访谈”形式,全程记录建议从“提出”到“落地”的每一个关键环节。这一机制打破了传统督办的“单向推进”模式,形成“代表建言—媒体监督—部门落实—群众评议”的闭环管理,既让市民群众实时了解办理动态,又以舆论压力倒逼部门高效履职,更让代表全程参与跟踪问效,实现“部门有压力、代表有动力、群众有盼头”的良性互动。

“把办理过程晒在阳光下,就是要让代表建议不走过场,让人大监督真正成为推动发展、服务民生的‘助推器’。”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聚焦民生痛点,畅通“城市血管”

城市内涝是丹江口市群众长期反映的“心头病”。在丹江口市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鄂秀云结合走访调研,提出《关于从管网扩容、预警机制、专业维护三方面系统治理城市内涝的建议》,直指丹江大道、人民路等区域雨季“看海”的痛点。建议交办后,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启动媒体督办程序,报道组全程跟进市住建局、应急管理局等承办单位的办理进程,从部门会商研判到项目开工建设,从管网排查疏通到应急物资储备,记者用镜头记录每一个细节。在媒体监督的推动下,各部门迅速组建联合专班,靶向施策——市住建局投入2300万元实施右岸新城区排水防涝工程,疏通雨水管涵0.8千米,修复更换井盖井圈210个、雨水箅子205个,同步规划东环路片区等5个后续项目;应急管理局建立“雨前排查、雨中调度、雨后复盘”机制,储备水泵74台、救生衣1946件,组建4489人应急抢险队,成功应对3次强降雨,让21处历史积水点彻底“销号”。

“以前下雨怕车库被淹,现在积水少多了,出门不用绕路!”社区居民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群众的真实变化;商户李先生也坦言,“今年雨季店铺基本没受影响,生意稳了!”从“看海模式”到“排水畅通”,媒体督办不仅见证了“城市血管”的疏通,更打通了“民生心结”,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缩影。

锚定发展短板,打造“城市名片”

丹江口市拥有武当文化、均州文化、沧浪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文旅产品长期停留在“观光层面”,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未能有效转化。在市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宦云芝等提出《关于加快文创产业发展的建议》,直言“缺的不是资源,而是将文化符号转化为消费载体的创意”,被列为重点督办建议。为推动建议落地,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媒体全程跟踪+代表定期调研”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丹江口人大微信公众号、市融媒体中心公开办理进展,让群众全程监督;另一方面,督促市政府成立分管副市长牵头的工作专班,组建“水都有礼”文创开发公司,联合武汉大学、湖北省社科院成立专家智库,构建“文化基因解码—产品设计研发—市场需求对接”全流程机制。

在人大督办推动下,7月11日,“水都有礼”官方文创店在水都花月夜街区开业,南水北调工程纪念徽章、沧浪诗意图案茶具等产品成为游客“打卡”热点。“以前拍完照就走,现在带着‘丹江口故事’回家,这份礼物太有意义了!”游客的评价,印证了文创产业的“破圈”成效。

“人大监督—政府落实—群众受益”这一实践不仅让代表建议从“纸上”走向“地上”,更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县域治理中落地生根。下一步,丹江口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深化“大督办”机制,聚焦更多民生领域与发展重点,以公开透明的监督、精准有力的推动,让更多代表建议转化为民生实事、发展实效,为服务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十堰丹江口篇章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