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代表工作>

架起“连心桥” 激活“新动能” —— 晋城市人大常委会以“两个联系”建设推动代表工作提质增效

作者:李静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3

“之前反映小区路灯不亮的问题,没想到人大代表第二天就来现场协调,一周就修好了!”说起家门口的变化,山西省晋城市城区钟家庄街道居民陈大爷竖起了大拇指。这一暖心场景的背后,是晋城市人大常委会深耕“两个联系”建设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晋城市人大常委会锚定“坚持一线站位、瞄准一流标准、争创一流业绩、树立一流形象”的“四个一”工作要求,从制度完善、平台搭建到活动深化,层层发力,让人大代表真正走进群众、服务发展,奏响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最强音,生动诠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时代内涵,以工作成效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

制度先行:为履职装上“导航仪”

“初任代表履职像‘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有了清晰的制度规范,干啥、怎么干,心里门儿清!”市人大代表王婧的感慨,道出了众多代表的心声。晋城市人大常委会深知,代表履职效能的提升,离不开制度的“保驾护航”,为此精心构建了“学习+联系+激励”的制度闭环。

在能力提升上,晋城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三加”特色:“内引+外联”打通学习壁垒,市内牵手市委党校、市直部门开展精准培训,市外组织代表赴成都、长春、贵阳、青岛等地“取经”,把先进经验“搬”回晋城;“活动+培训”实现学用结合,执法检查前先学监督法、立法调研前深研立法法,让代表带着“本领”参与履职;“线上+线下”打破时空限制,公众号、网站实时推送政策解读,微信群里交流火热,线下视察调研常态化开展,代表“充电”随时随地。

联系群众的渠道越拓越宽。《晋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落实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出台后,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片包干联系代表、机关各委室定点对接代表、代表回选区述职成为常态。“现在每月都能和常委会组成人员面对面反映问题,群众的心声能直接传上去!”市人大代表靳平利说。市人大常委会还创建星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实施方案的落地,让“评星定级”“典型引路”成为激励代表履职的“催化剂”,《代表之声》《全过程人民民主晋城实践》等电视节目讲述的履职故事,更让先进标杆的力量传遍晋城大地。

平台筑基:用服务搭建“连心桥”

走进晋城市阳城县演礼镇人大代表联络站,“邻里中心”几位居民正和代表聊得起劲,墙上“接待时间、联系电话、履职承诺”一目了然。“这不仅是个站点,更是我们和代表‘拉家常、解难题’的‘热炕头’。”群众张阿姨笑着说。

为让代表履职有“阵地”、群众说事有“去处”,晋城市掀起星级代表联络站创建热潮。从站点自评、县区复评到市级考评,78个联络站经历了一场“全面体检”,最终28个“五星级”、36个“四星级”、14个“三星级”联络站脱颖而出。如今的联络站,不仅硬件达标、制度健全,更成了“多功能服务厅”——政策咨询、矛盾调解、问题反映“一站式”解决,真正实现“群众有事不跑远,代表就在你身边”。

针对农业、医疗等群众需求集中的行业,今年,晋城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农业、医疗等行业代表联络站,让代表履职更具针对性、服务群众更显专业性。“行业联络站就像‘专业诊所’,能精准对接群众在农业生产、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需求,让代表发挥专业优势,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晋城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李慧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拓展行业联络站覆盖领域,推动更多专业力量下沉基层,让“精准履职”成为代表联系群众的新亮点。

数字赋能让履职“飞”了起来。打开晋城“智慧人大”平台,代表们轻点手机就能提交议案建议,办理进度实时可查;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24小时“不打烊”,群众留言“秒回应”。“上次我通过网上联络站反映村里灌溉难的问题,当天就有代表联系我,一周后水利部门就来勘测设计了。”阳城县北留镇村民赵师傅感叹,“这效率真是没话说!”

活动聚力:把初心写在“大地上”

“大爷,您反映的养老金认证问题,我教您用手机操作,以后在家就能办!”在“代表进站入点听民情解民忧”活动中,市人大代表、社区工作者郑新娟蹲在老人身边,手把手指导操作。这样的暖心画面,如今在晋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行走基层、喜看变化、助力发展”主题系列活动让代表成为推动发展的“智囊团”。在高平市装备制造园区,代表们实地察看企业生产情况,提出“完善产业链配套”的建议;在陵川县乡村旅游示范点,代表们围绕“农旅融合”出谋划策。“我们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带着问题去调研、带着方案去建议。”市人大代表、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李斌说,仅2024年一年,代表们提出的120余条发展建议,已有80%转化为具体举措。

如今的晋城,从社区联络站里的促膝长谈,到企业车间里的实地调研;从网上平台的“键对键”互动,到田间地头的“面对面”服务,“两个联系”已成为连接民心、汇聚民智的“纽带”。晋城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深化“两个联系”建设,让代表履职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富实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晋城新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