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史海>

东葛路10号的人大往事

作者:韦翼群 编辑:林娜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4

那一天,我把友谊装进行囊,迈着不舍的步伐,一步一回首离开了工作三年的东葛路10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没有泪水,没有伤感,只有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深深情结! 

记忆的闸门,追随过往的时光,我欣然提笔,记录下三年里的一帧帧美妙画卷。

在东葛路10号工作的三年时间,我们行使的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因此,每一项立法、每一个决定、每一次履职,都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于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出台前,我们在分管领导带领下,带着问题,冒着烈日,头戴草帽,下到田间地头,了解生态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召开各市有关部门参加的现场调研及座谈会。综合各方面意见后,前往自治区检察院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这种自下而上、深入基层、走进机关、学习先进经验的调研模式,也体现在自治区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的立法调研中。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历史原因,自治区警察编制偏少,工作量大,警力严重不足,正式在编的干警比辅警还少,不利于执法工作开展。应自治区政法委、公安厅等部门的迫切要求,我们到情况与自治区相接近,且在辅警管理制度上先行先试取得成功的省、区取经,得到很多启发。回到区内,我们紧锣密鼓地召开了多场调研座谈会,听取多方意见,反复推敲论证,讨论条例草案的修改完善。2022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草案)》顺利提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一审。

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三年时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领导下,在分管领导的直接指挥下,在人大常委会全体成员的支持帮助下,立法工作可圈可点。由自治区人大监察和司法委牵头立项的自治区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自治区法治宣传教育条例、自治区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人民法院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决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推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的决定这六部法规获批颁布,为壮乡经济社会的稳步前行添砖加瓦。

记忆中斑斓的画卷,色彩仍是那么浓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人民法院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决议于2020年5月获得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时任院长给予肯定性批示。2020年9月,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了2018年以来全区法院生态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再次获得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

2019年4 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七五”普法工作情况专题调研组到南宁市青秀区新竹司法所了解社区矫正工作情况。

三年光景,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而对于一名人大工作者来说,却显得那么地弥足珍贵。这期间,我们的足迹遍布全区各地,“七五”普法实施情况、全区法院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全区人民检察院开展公益诉讼检察情况、全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情况、全区监察体制改革和监察法实施情况……一项又一项工作布置,一次又一次细致检查,一个又一个合理建议,一条又一条整改措施,让“人大监督”渗透到全区司法部门的各个角落,无处不在。

监督的过程中,每一个被监督的单位,对自治区人大监察和司法委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整改措施都诚恳接受,而且对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高度评价。认真细致的工作,提升了人大监督的价值!更体现了人大常委会机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要求。

对自治区监委的监督,是宪法和监察法赋予人大的职责,是自治区人大监察和司法委的重要工作。国家监委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有例在先,自治区监委按程序请示并获得同意,决定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这是自治区监察体系改革以来的第一次,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次。一系列准备工作自然而然落到自治区人大监察和司法委的肩上。这不是简单的报告,而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因此,根据分管领导的指示,我们赴桂林、贺州、河池、百色以及上述4市所辖的巴马、凤山、德保、永福、昭平实地调研监委对脱贫攻坚的监督情况,召开了5次有市、县监委及相关部门参加的座谈会,获取了第一手材料,形成了调研报告。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讨论监委专项报告时,将这份调研报告印发给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所有组成人员参阅,为审议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材料,得到大家的高度赞赏和好评。

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房里,回味过往的岁月,一片片捡拾着难忘的记忆碎片。调研过程中我感触到的,那些朴实的群众、热切的期盼、基层的呼声一一浮现眼前。一件件一桩桩往事,仍然敲打着我这个曾经的人大代表的心扉。

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期间,我参与了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活动。这项活动,让我有机会下到基层一线履行人大代表的光荣使命。当时,我的联动点在贺州市钟山县。我几次到钟山县,深入人大代表联络站,听取当地百姓对农村污水处理的意见,现场察看已经干枯的水库,感受着老百姓迫切期盼解决用水问题的迫切心情。在“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活动的座谈会上,群众反映问题,各级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到场的职能部门纷纷表态,分解整改任务、明确任务目标、给出办结时间。在人大代表的监督下,一系列举措有序推进,当地百姓的用水难题终于得以妥善解决。我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就在于“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监督推动是手段,实现百姓期盼是目的。光阴见证,岁月为凭,我为人大代表的光荣使命感到无比自豪。

2021年3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在河池市、百色市开展脱贫攻坚监察监督工作情况调研,图为调研组在巴马瑶族自治县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脱贫攻坚监察监督工作成效及存在问题。

人大代表的履职过往还没在思绪中走远,专委工作的点滴又在脑海里浮现。三年间,我们监察和司法委的领导一直把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一刻也不曾放松。在支部党建的每次学习和日常工作生活中,强调严守“六大纪律”是必修课,“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是标尺。值得欣慰的是,监察和司法委的同事们有着很强的纪律意识,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大家从来不认为人大是“二线”,在心里、在行动上始终自觉强化着“主动作为”的“一线”意识。大家经常加班加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蔚然成风。我无法忘记他们忙碌奔波的身影,也记住了他们为完成任务熬夜加班的动人背影。

2021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七五”普法工作情况专题调研组深入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平岩村开展调研,了解“七五”普法工作成效及存在问题,广泛听取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

也许是向往,也许是对人大工作的依恋,也许是对自治区人大监察和司法委这个团队的不舍,我离开人大之后,借一次到百色干部学习班讲课的机会,再次走进自治区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在德保县保堂村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乡村振兴联系点。翠绿群山的鸟语花香令人陶醉,乡村面貌的喜人变化让我振奋不已。考究的村门矗立在入村的道路上,“保堂村”三个耀眼的大字镶嵌在大门的上方;普法长廊多彩的画卷与书写其上的村规民约组成了一道法治建设的亮丽风景线;篮球场刚刚铺上崭新的地板,放学归来的学生们在球场上生龙活虎地奔跑;村部的党建活动室窗明几净,展示的内容丰富多彩。村党支部书记喜笑颜开地告诉我,村里的白皮冰激凌紫薯已经不再为销路发愁,网络电商的销售模式让这个村里的“宝贝”供不应求,收入增加了,村民们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领导、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历任领导、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相关部门同志们为保堂村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令人流连忘返,愿多彩的梦满载理想,一起飞往更美好的未来!这里的一切都可以留给时代来检阅,让时光来评说。

沿着记忆的隧道,回味在人大工作的三年美好时光,我心存感激,满怀敬意。别了,东葛路10号。我还会故地重游,去感受人大工作取得的新成果,去寻觅过去的友谊和足迹,去回味在一起工作、成长的幸福。

(以上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