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代表履职>

秉传道之诚 解民生之“惑” ——记安徽省人大代表徐玮玮

作者:周明文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4

在处理完一桩由房屋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事件后,徐玮玮很快又投入到了工作之中。作为安徽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和铜陵市田家炳小学教师,徐玮玮的日程表总是排得很满,她一边为教学任务操心尽责,一边围绕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走访调研,为在省人代会期间提交高质量议案建议做准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先后在教育一线工作20多个年头,用情哺育桃李芬芳;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她聚焦群众关切持续发声,用心建言增进民生福祉。“‘代’,就是为人民代言;‘表’,就是替人民发言。”徐玮玮说。人大代表的身份时刻提醒着她所肩负的责任,敦促她为百姓的急难愁盼发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撑起学生健康的“保护伞”

校医作为学生健康的“守门人”,肩负着学校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学校卫生日常检查、师生意外伤害救治处理、校园其他卫生工作等重要任务。“学校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制度支持,更需要技术水平过硬的卫生专业师资队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徐玮玮十分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小学、幼儿园一直是群体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易发区域,但学校缺少专职医护人员,难以对紧急卫生事件进行及时有效应对。现在高血压、肥胖症、抑郁症、近视等疾病呈现出低龄化蔓延趋势,特别是中小学生心理问题频发,不仅容易让学生滋生厌学情绪,还严重威胁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更凸显中小学、幼儿园校医配备不足的短板。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徐玮玮发现,目前不少地市城区中小学没有校医编制,优秀的专业校医较为缺乏,部分中小学的校医是由非专业医护人员的教师或其他人来兼任,还有地区出现招聘校医入校后因为不能评职称便让被聘用人员从校医转岗做教师等现象。“这些问题容易使流行性疾病在校园得不到很好的预防和处置,对校园出现的突发意外伤害难以作出专业的判断,容易贻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如何打造一支守卫校园健康的“生力军”,为学生们撑起健康保护伞?徐玮玮在实地走访调研、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在2025年的省人代会期间提出《关于推动我省各地市设置中小学专职校医编制的建议》,积极呼吁规范化配备中小学校医,保护青少年身体健康,该建议被大会采纳并转交省政府办理。

当好群众矛盾的“解铃人”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得给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解难事。”徐玮玮在履职中是个“有心人”。按照“双联系”制度要求,她常态化开展进站接访工作,倾心倾力为民办实事、解民忧。2025年6月的一天下午,居住在人民东村的黄某来到阳光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了一起由房屋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黄某的楼上邻居家中漏水造成黄某家的屋顶受损,但漏水系公共管道老化所致,楼上邻居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一直不愿处理,为此邻里矛盾突出。在听完黄某的反映后,徐玮玮和一同接访的代表一起上门走访,实地察看情况,积极联系楼上邻居一同协商处理。在耐心劝解下,黄某和邻居的矛盾得到圆满化解,紧张的邻里关系又重归于好。

像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有很多。自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开展“聚民意,惠民生”活动以来,徐玮玮围绕“关注民生促发展,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紧扣经济社会发展、民生诉求积极提出意见建议,定期进站接访群众,反映社情民意和群众诉求。她已累计走访、接访群众60余人次,回应群众诉求10多件,推动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充分展现人大代表的良好精神风貌。

做一名合格的群众“代言人”

人大代表既是一项光荣的使命,又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刚当选人大代表的时候,我对应该如何履职并不明晰。通过参加省、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履职培训班、新任代表培训班,积极参与基层调研、企业走访、集体视察等活动,我对群众的急难愁盼有了深刻了解,也为我日后的履职筑牢实践基础,增强了履职信心。”徐玮玮说道。

每次参加省人代会,徐玮玮的行李箱里都会放着一沓厚厚的参考资料。“人大代表肩上的责任很重,我必须对自己提出的每一件建议负责。”徐玮玮说。为了让所提建议更加具有针对性,徐玮玮都会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研、收集梳理、与职能部门沟通联系等方式,积累大量原始材料和数据,确保提出的意见建议更精准、更贴合实际、更符合群众所需。徐玮玮先后领衔提出建议4件,其中她领衔提出的《关于加强群租房消防安全综合监管的建议》被列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重点督办建议。教书育人需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代表工作亦是如此。徐玮玮提交的一件件有研究深度、有广泛调研的专业化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办理,最终转化为推动安徽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良策。

对于未来的履职之路,徐玮玮目标清晰而坚定,“群众的热切期盼,是我履职的动力所在。”徐玮玮说。在今后的履职工作中,她将继续秉承人民至上的理念,用勤奋严谨的态度、扎实奋进的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努力当好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代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