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细 忧思深
作者:赵素馥 编辑:林娜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6
夜晚,坐在桌前展开书页,尽情享受读写之乐的时候,窗外忽地传来滴答滴答的声音。那声音敲击着我的心鼓,刺激着我的神经,意韵深长,耐人寻味。于是,我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转移过去,想一探究竟。
站在窗前,向外望去,果然是下雨了。雨下得又细又密,细得温柔,密得体贴。屋外一片静默,仿佛熟睡的婴儿盖上了暖和的被子,安静而祥和。乌黑的树干在雨夜路灯的映衬下泛着灰白的亮光,好像正暗暗积蓄着力量。喷池里的水被灯光一照,闪闪烁烁,别有一番景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对雨有了特殊的感受。不论什么季节、什么情境,只要一下雨,心里就生出难以言喻的感觉。尤其在雨夜,一个人独坐灯下,面对苍黄的纸笺,更能倾诉胸中涌动的感情:对童年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刻骨的爱恋,生活中起起伏伏的回忆……在这一瞬间、这一盏灯下,全都化作一行行文字,悄然落在纸上。
秋雨细,细在窗前,也细在心里。聆听细腻的雨滴,咀嚼生活的苦乐,心情便与夜色一样宁静,任往事在记忆里定格成风景。
雨渐渐大了,落在屋瓦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屋檐下,雨珠串成细线,在灯光照射下闪闪发亮,顽皮又可爱。我忍不住把窗扇推开一些,再推开一些,探出头去,伸手想捕捉它。也许我的手太小,也许它根本不愿被拘囿,几番尝试,只落得两手湿漉,仍一无所获,只能让那淅淅沥沥的雨声满满地充实双耳。
突然,一辆汽车驶过,两道光柱劈开密雨,转瞬又消失在夜色里。雨幕合拢,一切归于连绵。不远处,一把小红伞悄然移动,像雨中一点跳动的火苗,正看得入神,红伞转过屋角,不见了踪影。
我不禁浮想联翩:古时候的人们,在这样的雨夜里都做些什么?李白、苏轼可能正诗兴勃发,挥毫泼墨;吴承恩、曹雪芹正为笔下人物牵肠挂肚;孙思邈、李时珍则一丝不苟地记录白天的心得……而我,小时候也曾对着雨夜发呆,幻想长大后的模样。如今人到中年,却老大无成。回望那个仰望天幕、满怀憧憬的小女孩,不禁赧然。
窗外的雨仍在下,可这样的雨夜不冷也不热,无须担心“罗衾不耐五更寒”。桃李的果实尚新鲜,更不必忧虑落红满地。
在这润物有声的秋雨夜里,一切都变得柔软。大诗人杜甫曾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今地面上少了骑驴入剑门的旅人,少了蓑衣舟子,少了雨中茅屋,却多了霓虹的灯火。
雨还在下,不知有多少人与我一样,在这不眠的雨夜里浮想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