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代表工作>

95家停车场实现残疾人车辆免费通行 ——北京市顺义区人大代表关于切实维护残疾人停车费减免合法权益的建议办理纪事

作者:岳冠华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9

《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规定,残疾人持交管部门核发的残疾人专用通行证驾驶残疾人本人专用车辆,在本市各类非居住区停车场停放时,免收停车费。北京市顺义区人大代表、区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委员杨雨溪在日常调研中发现,近年来,随着智能停车系统的普及,部分经营性停车场未能有效落实残疾人停车减免政策,不少残疾人车主被迫付费停车,助残政策在落实中存在盲点。

“作为人大代表,有责任为群众发声,尤其是关乎社会公共利益和特殊群体的切身福祉,一定要尽快推动解决!”杨雨溪表示。

为了找准问题根源,提实对策建议,杨雨溪积极参与区人大监司委组织的调研视察活动,实地走访勘察顺义区多个停车场,深入了解到辖区部分经营性停车场因系统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残疾人车辆享受停车减免政策时存在实际问题。在向残联工作人员、残疾人志愿者征集意见建议后,2025年4月,杨雨溪向区人大常委会提出《关于进一步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切实维护残疾人停车费减免合法权益的建议》,期望通过相关部门的协同履职,维护好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据悉,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明确今年将初次审议检察公益诉讼法。过去十年,检察公益诉讼从顶层设计到实践落地、从局部试点到全面推开、从初创开拓到发展完善,成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护领域的生动实践和原创性成果,凸显了其重要价值。

顺义区人大监司委深刻把握人大监督行权的规律,依法拓展监督内容,丰富监督形式,通过“定性”分析,精准选定检察公益诉讼作为监督领域,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促进检察机关依法履职作为监督目标,通过“定量”研判,结合检察工作的重点指标和评价体系,以“三方见面会”的形式加大对该建议的督办力度。区人大监司委协调建议提出代表参加了检察院的案件听证会,由检察官现场介绍建议办理进度,演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人大代表围绕打通信息壁垒等问题建言献策,共同研讨“打通数据平台,实现减免自动化”的解决方案。

免费停车看似小事,却关乎着众多残疾人的出行需求。顺义区检察院在收到代表建议后,主动联系区人大代表、区残疾人联合会了解具体情况。为进一步固定公益损害事实,检察官自主创建了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调取停车场收费系统数据,与残疾人车辆信息进行碰撞比对,确认了多家经营性停车场存在违规收费的事实。同时,为了固化个案办理成效,区检察院在无障碍环境领域创建了“益心听”无障碍工作联络室,推动相关部门间形成协作配合、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问题不反弹、整改见成效。

目前,在顺义区人大监司委、区人大代表的全力推动下,在区检察院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代表建议高效落实。顺义区95家经营性停车场全部实现残疾人车辆“无感”免费通行,停车系统可自动识别、自动减免,全区残疾人车主切切实实享受到了免费停车的政策。

据介绍,此次代表建议督办是顺义区人大监司委坚持“定性+定量”开展监督工作的积极探索和创新,体现了人大监督从注重程序向追求实效的深刻转变,对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升监督效能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和指导意义。通过“定性”分析,突出监督主体和监督对象之间工作总目标、总任务的根本一致性,契合党中央关于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的要求,有助于促进人大监督、检察办案和民生民意同频共振,实现精准监督、有效监督,推动监督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跃升。通过“定量”研判,代表建议借助检察监督的力量,既推动问题从“纸上建议”变为“实际整改”,也让检察公益诉讼更贴近民生,通过代表建议挖掘公益诉讼线索,让监督全覆盖更有温度,实现“双赢多赢共赢”,构建起“1+1>2”的公益保护大格局,合力守护全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对人大代表而言,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宪法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也是依法履职的重要基础。下阶段,顺义区人大监司委将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深入基层一线,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意、汇民智,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