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代表工作>

运用数字“新引擎”不断提升代表履职质效

作者:王曼瑜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30

山西省霍州市人大常委会紧跟数字化时代浪潮,紧扣“四个机关”定位和人大信息化建设新要求,着眼人大代表高水平履职,匠心打造“霍州人大”智慧平台。将“互联网+”理念与人大代表日常履职各环节深度融合,为推动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实现数字化、规范化、高效化转型打造强大引擎,显著提升了代表工作质效。

平台彰显“三作用” 构筑高效履职新格局

“霍州人大”智慧平台充分发挥效率引擎、追溯体系、数据中枢作用,为人大代表履职注入了强大动能。

效率引擎,履职全程“加速度”。霍州市人大常委会利用智慧平台实现了代表履职活动的全流程在线记录与管理。乡镇(街道)人大主席(工委主任)率先垂范,带头研究平台功能与履职结合点,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及时上传展示履职成果;联络员积极对接代表,实时记录代表参与活动情况、出席率、走访选民、为民办实事等动态,个人履职档案由此实现动态丰满、痕迹清晰。这种“全链贯通、在线协同”的模式,不仅让代表履职轨迹清晰可查,更形成内生驱动力,有效激发了代表的履职积极性,推动各项工作“快落地、真见效”。

追溯体系,履职过程“可溯源”。平台构建了代表联系群众、提出建议、跟踪办理的完整追溯链条。今年人代会期间收集的70余条意见建议,其“提出—交办—办理—反馈”各环节都在平台清晰记录、有迹可循,有效推动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提高办理效率和质量,也为代表履职提供了“硬指标”。代表可随时查看建议办理进度,参与感、获得感双提升,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高效、妥善解决。

数据中枢,工作统筹“高效能”。依托平台强大的数据汇总分析功能,市人大常委会实时掌握各联络站活动频次、代表参与率、走访接待量、办实事数量、建议办理情况等关键数据。哪些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哪些建议需要重点督办?数据一目了然、洞若观火。为科学客观决策、精准部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避免了“盲人摸象”,确保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精准投放、用在“刀刃”上。

实践淬炼“三特质” 突出数字赋能新成效

依托“霍州人大”智慧平台的应用,各联络站紧扣中心、服务大局,淬炼出三大鲜明特质,展现了数字赋能的显著成效。

联系群众更“密”,群众感知“零距离”。平台数据鲜活刻画联络站扎根群众的图景。通过主题月活动、一线调研、常态走访、定点接访,各联络站直击痛点,化解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群众真切体悟“代表常在身边”。例如,北环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代表深入三合村调研,推动解决供暖难题。

履职效能更“实”,成果转化“高浓度”。平台统计印证履职实效的跃升。各联络站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组织视察调研50余次,走访接待选民超120人次,汇集建议90余件,其中70件高效落地。辛置镇人大代表推动安装13盏路灯解决夜间出行隐患、李曹镇人大代表协调疏通桥下污水堆积等案例,正是代表履职求“实”、为民办事重“效”的生动体现。

平台运用更“活”,民意响应“快速度”。智慧平台的深度应用成为联络站工作的强劲“科技动力源”。代表通过平台提交议案建议、跟踪办理进度,履职从“线下跑”转向“线上办”;群众反映问题渠道从“逐级转”变为“直达办”,既大幅压缩时间成本,又显著提升交互效率。例如,开元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代表提出修复破损地砖建议,从提交、交办、现场察看到紧急维修、消除隐患,全流程在平台高效流转、规范透明、结果可查,成为“数据跑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典范。

智慧赋能“三升级” 擘画数字履职新图景

霍州市人大常委会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深度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重塑代表履职模式与联络站运行机制,着力在三大维度实现战略升级。

决策模式升级。数据驱动,变“经验判断”为“精准施治”。释放平台“数据富矿”价值,驱动决策科学化。从履职记录、专业领域、建议质量、群众反馈等多个维度构建代表履职画像,实现活动安排、监督议题匹配的“精准滴灌”,最大化发挥代表专长。运用建议办结时效等平台量化指标,动态效能评估承办情况,为精准督导、资源倾斜等提供客观依据,提升整体治理效能。

转化机制升级。闭环穿透,变“流程可视”为“实质解决”。用好AI语义识别等功能,对建议诉求自动分类、提取关键词、匹配责任部门,实现“智能秒推”至最佳承办单位,压缩流转时间。结合平台数据和实地回访,将结果反馈至部门考核,推动“解决一事”迈向“完善一制”“治理一类”。

履职生态升级。融合共生,变“物理站点”为“智慧枢纽”。重塑人大代表联络站为线上线下融合、数据能力加持、特色场景创新的民主实践枢纽。各联络站积极探索利用平台直播、云会议功能,开展“云端议事厅”“远程调研”“在线接访”,打破地域限制,激活代表履职“全时域”。为代表推送个性化学习包、提供履职数据看板、嵌入智能工具辅助建议撰写,赋能代表能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