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代表履职>

黄燕银:守望稻香的“田间管家”

作者: 编辑:崔斌 来源: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发布时间:2025-09-30

风吹稻浪,满目金黄。在诸暨市暨阳街道连绵的农田间,总有一个身影,她时而弯腰察看秧苗长势,时而与农户并肩交谈,她就是浙江省绍兴市人大代表、恒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燕银。

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燕银一直在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努力。

“农机不只是工具,更是我们和土地之间的桥梁。”自1998年接触第一台收割机开始,黄燕银就敏锐地捕捉到农业机械化的浪潮。她不仅自己成为一名技术过硬的农机手,还组织跨区作业,把农机服务拓展至周边多个省份。后来,她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行“基地+农户”模式,提供水稻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服务。如今,合作社年服务面积已超过一万亩。

在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黄燕银发现,在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期间,经验丰富的农机手和检修工紧缺依然是个大问题。

“这期间要特意从外地调来十几台收割机、插秧机,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合作社的1000亩、市内其他农户近3500亩的早稻的收割和晚稻的播种。”黄燕银经过深入调研,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提出了《农忙季节农机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希望通过跨区域的农机手柔性引进、建立农机维修应急协调机制等,保障农忙时期的农机正常使用。

“我长期工作在这片土地上,能听到更多农户的呼声和需求。”从田间到会场,黄燕银将生产实践中的难点堵点转化为一个个代表建议。近年来,她提交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设施农用地审批建设监管的建议》等多个涉农建议,有力推动了多项助农政策的落地。

在日常走访中,她了解到暨阳街道双福村、孙家村等多个泵站出现机械磨损、管道渗漏等情况,她随即通过调研、农户访谈等形式,形成《关于对双福等村泵站进行维修的建议》,推动15座泵站、水闸改造提升。

“机械化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但种地的人整体在减少,怎么把大家留住,把田种好,是我一直琢磨的事。”她经常带领技术人员走访农户,了解他们的生产中碰到的难题,提供技术指导,同时化身政策“宣讲员”,积极宣传农业扶持政策,努力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

黄燕银坦言,她将一如既往扎根田间地头,精准传递群众心声,切实推动问题解决,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