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代表履职>

让高质量发展的繁花更艳 ——记云南省、昆明市两级人大代表张艳

作者:孙卫华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09

在云南省昆明市有这样一位人大代表,她时而俯身倾听花农的烦恼,时而与村干部探讨发展对策,时而在代表工作室整理调研笔记。她的笔记本里记录着在田间地头、花房大棚、村舍院落等收集的群众心声,她就是云南省、昆明市两级人大代表张艳。

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张艳坚持践行“线上调查问卷+线下访问”的工作方式,广泛吸纳民意、汇聚民智,她绘制昆明首张“民意热点地图”,提出20余件推动产业发展的代表建议,其中3件建议涉及项目获得专项资金支持。她以智慧与汗水既准确把握和顺应产业变革发展趋势,又契合地方发展实际需求,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决策贡献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倾听基层声音,架起民意“连心桥”

张艳深知人大代表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她精心绘制“民意热点地图”,通过“线上调查问卷+线下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将群众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记录在民情日记中。在调研昆明市晋宁区花卉产业时,她发现95%的月季种苗依赖进口这一“卡脖子”问题,为此她针对农产品生产销售和种子培育问题设计专门的调查问卷,线上面向从事种植、批发和销售的100余名选民进行调查询问;线下她深入产业一线,对种植户、育种基地工作人员和冷库经销商等进行调研,形成《关于将昆明市晋宁区扶植为国家级月季育种大县的建议》。这件建议既肯定本地“晋宁翠花”等新品种研发成果,又提出构建“育繁推”一体化体系的政策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聚焦产业环境,当好发展“清障员”

在昆明“最美环湖路”沿线,“加拿大一枝黄花”肆意蔓延,构成明显的生态威胁。张艳深知若不及时治理这一生态威胁,将直接影响昆明旅游形象和文旅生态环境。于是她提交《关于开展环湖路沿线“加拿大一枝黄花”清理行动的建议》,建议采取在种子成熟前连根铲除、集中焚烧的科学治理方案,对这一入侵物种进行及时清理,并推动建立长效防治机制。建议提交后,“加拿大一枝黄花”得到有效清理铲除,“最美环湖路”的美誉得到维护,这一建议既守护了环湖路生态安全,也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扫清障碍。她还提交《关于对已成独特景观的“植被岛”进行保护加固的建议》等建议,彰显人大代表在产业环境治理中的责任与担当。

助力乡村振兴,做好发展“助推器”

乡村振兴,文教先行,如何在乡村振兴征程中发掘好乡镇文旅资源,培养高素质、留得住的人才一直是张艳关注的重点。

云南省著名文献学家方树梅曾为云南文献的搜集整理作出卓越贡献,张艳敏锐地察觉出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她提交《关于修缮方家祠堂并建立方树梅文化研究教育基地的建议》,积极争取专项资金,让这位“滇南硕儒”的故居重焕光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帮助解决柴河村村委会修缮村民活动场所的建议》并协调资金投入,让方树梅故居所在地柴河村形成文旅研学聚集地,擦亮当地农文旅发展名牌,做到文旅保护开发“两开花”。

为了助力乡村产业建设,张艳先后提交《关于云南省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推广开展“科研院校+企业+乡村产业”发展模式的建议》《关于建立县级大学生农业农村合作社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完善云南省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政策框架促进人才回流与家乡建设的建议》等代表建议,这些建议既顺应产业变革方向,又契合地方发展需求,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助推方案。在作为晋宁区农文旅融合发展专业代表工作站驻站代表期间,她积极为其他驻站代表传授“如何从农文旅融合建设发展中发现热点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并提出建议”等履职知识,促进相互交流,切实提高驻站代表履职能力。

助力文旅融合,打造文旅“新名片”

长期的工作经验让张艳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有了深刻认识。她注意到晋宁区坐拥石寨山遗址、贝丘遗址等丰富的古滇文化资源,但这些资源目前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尤其是石寨山遗址、贝丘遗址这类珍贵文化遗产与当地旅游发展的结合度明显不足。为此她提出《关于对晋宁区贝丘遗址螺蛳壳进行保护及文创开发的建议》,积极协调争取专项资金,推动注册“晋古螺”商标;她还提交《关于将石寨山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滇池沿线“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建设成滇池“古滇文化”特色旅游区的建议》《关于构建昆明南滇池夏季康养+旅居“候鸟式”养游产业的建议》《关于加快滇池骑行线路建设,打造有一种叫“骑行游滇”的云南生活的建议》等代表建议,既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又丰富沿线景点的旅游体验,她还提交《关于制作开发“自驾云南导航语音包”的建议》,致力于将非遗文化、历史故事融入现代导航系统,让游客在行车途中就能感受云南文化魅力,实现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双赢,为文旅融合发展探索出新路径。

除了关注基层产业发展,张艳还领衔提交《关于对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开展监督的议案》,该议案被列为云南省人大专委闭会期间审议议案,为助推云南高质量发展“培土施肥”。

从一粒种子到一朵鲜花,从一块陶片到一条古街,张艳用自己的付出将“纸面建议”转化为“地面风景”,以行动诠释新时代人大代表“脚下沾泥土、建议带露珠”的履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