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市独城镇人大:让“民生清单”变“幸福账单”
作者: 编辑:赵佳敏 来源:宜春人大发布 发布时间:2025-10-16
平坦宽阔的农村公路通村达户,焕然一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整洁有序的农贸市场便民利民……这些变化背后,是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独城镇人大履职尽责、推动民生实事落地的生动写照。近年来,高安市独城镇人大组织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开展“聚力乡村振兴·代表行动”主题调研,聚焦教育帮扶、基础设施、集镇建设等领域,通过实地察看、现场问诊、入户听声等方式,将监督贯穿民生实事全过程。代表们以“察实情、解民忧、暖民心”为主线,推动将“民生清单”转化为群众满意的“幸福账单”。
帮困助学,筑牢教育根基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先手棋”,更是群众心中的“心头事”。独城镇中心小学原有的一栋教学楼历经多年风雨,墙面斑驳脱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人大代表活动小组在走访调研时看到这一情景,当即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孩子们在安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除了新建教学楼,镇中心小学和中学的基础设施短板也备受代表关注,代表小组收集到师生和家长的意见后,形成《关于新建中心小学教学楼的建议》《关于升级镇中学、小学基础设施的建议》等,在镇人代会上提交,并积极推动该建议纳入乡镇年度民生实事项目。
建议被采纳后,代表们主动对接上级部门,争取到教学楼建设项目立项支持,同时他们又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走访镇内外20余家爱心企业,发起“捐资助学建楼”倡议。经过5个多月的努力,共筹集专项建设资金500多万元,其中人大代表带头捐资350万元。在教学楼建设过程中,代表们全程跟进落实,轮流担任“质量监督员”,每周深入施工现场,检查建材质量、监督施工工艺,确保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推进。历时11个月,一栋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拥有20间教室、600个学位的四层崭新教学楼顺利竣工。同时镇中学、小学经过半年改造,焕然一新。“中学的校门比之前敞亮多了,接送孩子上下学更加方便和安全了。”独城中学学生家长徐先生连连称赞。“现在新建了教学楼,校园环境好了,孩子们上课更有劲头,我们教学也更舒心!”独城中心小学教师王老师感慨道。
修路架桥,畅通发展脉络
道路,是乡村发展的脉络。独城镇是工业强镇,发展工业离不开企业运输,曾经因为靠近企业的村级道路狭窄、行车不便,大货车只能通过集镇道路通行,造成集镇拥堵。独城镇人大代表在走访调研中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问题,多次深入群众,与集镇周边居民们促膝长谈,详细了解他们对限制集镇大货车通行的迫切需求。随后,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实地视察企业临近村组道路,与邻近村村民沟通,最终形成《关于在景东村修建绕镇南路道路的建议》。在人代会上,这一建议引起了全体代表共鸣,并被列为当年的民生实事项目。
项目开工后,人大代表们主动承担起监督职责。他们定期前往施工现场,查看工程进度,监督工程质量。“路基一定要夯实,不然以后容易出现塌陷。”“排水设施要规划好,不能让雨水积聚影响道路寿命。”代表们的每一句叮嘱,都饱含着对工程质量的严格要求和对村民利益的深切关怀。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一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蜿蜒伸向村庄深处,不仅方便了村民的日常出行,也为企业产品的运输开启了通道,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前这里是条仅三米的村道,货车通行极不便利,我们要去企业,必须通过集镇绕路通行,有时候遇上赶集,在镇里要堵上一会儿,现在绕镇南路通了,沿着绕镇南路就到了企业,来回省了十几分钟呢!”货车司机皮先生感叹道。村民们看着崭新的道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纷纷为人大代表们点赞。
引水修渠,润泽农田沃土
农业,是乡村的根基。在独城镇的一些村庄,灌溉用水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原有的灌溉渠道年久失修,渗漏严重,每逢干旱季节,农田常常面临缺水的困境,农作物产量受到极大影响。镇人大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察看渠道破损情况,与村民们一起探讨解决方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代表们向乡镇政府提出了维修改造凤凰闸的建议,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建议得到采纳后,镇人大组织12位人大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全程跟进项目实施。代表们与施工方密切沟通,确保工程按照标准进行。遇到村民对施工方案有疑问时,代表们耐心解释,协调各方达成共识。经过五个月的努力,投入资金3600万元,惠及67个自然村1.8万人的凤凰闸改造工程已完工。22条总长26.66km的崭新渠道纵横交错在田间,清澈的渠水欢快地流淌,滋润着每一寸土地。“现在再也不用担心庄稼没水灌溉了,人大代表真是为我们办了件大实事!”一位村民激动地说。灌溉渠道的改善,不仅提高了农田的抗旱能力,也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聚焦民生,解决急难愁盼
人大代表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责任担当深入集镇走访调研,精准锁定居民在生活便利、安全保障、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核心诉求,通过推动一系列靶向性民生项目落地,让集镇品质提升的红利直抵群众心坎。
针对传统农贸市场设施陈旧、经营环境待改善的问题,代表们牵头推动升级商贸中心3.0版本,从摊位布局优化、岛台及流动摊位增设到道路的黑化靓化,全方位提升购物与经营体验;为填补集镇法治宣传与休闲空间的双重空白,精心规划建设“口袋法治公园”,将法治元素融入绿植景观、休闲座椅与科普展板,让居民在散步休憩中潜移默化学习法律知识;面对集镇“停车难”这一高频诉求,通过实地摸排交通流量、科学规划泊位,新建2个停车场,新增一批便民路划停车位,有效缓解集镇停车压力;聚焦出行安全与舒适度,一方面推进人行道板全面升级改造,替换破损地砖、增设下水管道,另一方面对集镇破损道路开展系统性维修,平整路面、优化交通标线,让居民出行更安心;针对大货车超速、违停等扰乱集镇交通秩序的问题,积极推动安装专项抓拍系统,实现交通违法行为精准管控,为集镇筑牢平安防线。
除了修路、修渠、升级农贸市场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人大代表们还时刻关注着群众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用心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从邻里纠纷调解到孤寡老人关爱,从就业创业帮扶到教育医疗保障,从食品安全排查到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代表们的身影无处不在。
独城镇人大代表们在民生实事中展现出的担当与作为,犹如点点星光,汇聚成璀璨星河,照亮了乡村发展的道路,温暖了群众的心。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大代表的职责与使命,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在未来的日子里,独城镇的人大代表们仍将坚守初心、勇毅前行,在推动“大美独城”建设提质、助力和美乡村发展升级的道路上持续发力,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添力,贡献更多人大智慧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