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璀璨大运河
作者:汪小科 编辑:林娜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17

在中国河流水系中,有一条河流穿越古今,纵贯南北,集千秋风韵,汇人文之光,它就是被誉为“江海天成大走廊”的京杭大运河。
早闻京杭大运河魅力不凡,不久前,我应朋友邀约到江苏宿迁做客,终于得见它的一抹风姿。那日清晨,晨光熹微,我和朋友漫步于大运河畔,遥见河面上雾气弥漫,几艘货船缓缓驶来,又很快隐没雾中,细细的涟漪荡漾开来,如梦似幻,美如画卷。这片神秘风光,引得我们放慢了脚步。朋友说,大运河宿迁段又称中运河,是整个大运河沿线的“治河咽喉、漕运转轴”,在这里能欣赏到京杭大运河的独特景致。
渐渐地,太阳升起来,雾气消散。阳光透过河面的波纹,折射出斑斓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远处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让我们仿佛置身仙境。当雾气彻底散去,运河上的舟楫清晰地从远方驶来,似乘着千年的暖风,载着厚重的文化,闯入我们的心中……
自古以来,中国地形西高东低,多东西大川,少南北江河,故才有先人为南北运输之计,倾数朝之力凿就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初成于隋朝,完善于唐宋,后历经元、明、清历代改建与复兴,才形成今日的壮阔风貌。它全长约1794公里,穿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两市,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跨越不同地形地貌与水文单元。古时,南方的丝绸、茶叶、食盐等特产通过大运河运往北方;北方的煤炭、木材、皮毛等物资亦借运河输往南方。如今,各地商品仍经大运河畅销全国,乃至远销海外。近年来,大运河物流的畅通,更带动运输、仓储、商业服务业迅猛发展;天南地北的人们因运河往来,亦促进南北文化、艺术深度交流。
运河宿迁段历经两千余载岁月,凭着“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中道、扼二京咽喉”的特殊地理位置,成为京杭大运河的关键枢纽。历史上,因黄淮水患导致漕运不畅,大运河宿迁段曾多次改道;而正因这些沧桑,才留下各时代运河的遗迹。
站在宿迁段运河二号桥上眺望,从南到北长河如练,古河今流奔涌不息;运河两岸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片繁华。再遥想古时大运河上“千里通波,舟楫如梭”,沿岸码头商贾云集,人声鼎沸,我不禁感慨:京杭大运河古韵今风皆豪迈!此时此刻,我们就如观赏一幅宏伟的人文历史画卷,见证着中华民族水利建设的辉煌,见证着历代先贤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我们继续沿河而行,饱览迷人的水乡风光,感受独特的运河文化,还游览了周边的乾隆御码头、御马路、大王庙、项王故里等见证大运河历史变迁的名胜古迹。这条千年古运河流淌至今,不仅起到了兴水利、通航运、造生态的作用,还为中华儿女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而这些闪光之处共同构成了一条熠熠生辉的历史文化长廊,照亮着“水韵之都”的独特风华。
当夜幕降临,运河两岸灯火通明,倒映在河面上,如同繁星坠落人间,迷离璀璨,诗意浪漫。我和朋友坐上了游船,穿行在大运河上,回望古桥和周边古建,迷醉于桨声灯影中,不知不觉将这条运河烙进了心里,回味深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