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人大履职赋能高质量发展
作者: 编辑:赵佳敏 来源:甘肃人大 发布时间:2025-10-21

张掖市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方法路径,让监督更精准、更有力、更有效。本文均由张掖市人大提供
一次次有力监督、一项项代表活动、一件件代表建议……今年以来,甘肃省张掖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聚焦全市“一屏三地”建设,全面履行各项法定职责,让发展实绩更有“厚度”、民生答卷更有“温度”。
坚持同向同行以更高站位聚力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加力推进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找准人大依法履职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明确5个方面24项重点任务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计划及工作清单,推动各项工作创优出彩。
“产业园区建设进度如何,招商引资有哪些成效?”
“项目推进中还有哪些实际困难,能不能按照时间节点如期完工?”……
连日来,人大代表深入有关部门和重大项目建设一线,围绕工业经济发展、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等专题,定期了解全市重大项目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情况。大家问得精准,各方同向发力,进一步推动破解了制约项目建设的难点、堵点。
市人大常委会精心筛选全市136个重点项目,组织191名人大代表进行把脉问诊,梳理归纳问题53个,提出意见建议55条,其中被采纳48条。

张掖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以代表“好思路”“金点子”转化为推动地方发展的“金钥匙”
坚持因时因需以良法善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立法是法治的基础,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紧扣全市发展之需和民生所盼,积极探索“小切口、有特色”立法,以高质量立法护航高质量发展。
今年11月1日,《张掖市地下水管理条例》将正式施行。这标志着全市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利用与监管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聚焦助力高品质城市建设,当地制定《张掖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目前已通过市人大常委会二审。两个条例颁布实施后,将有效提升城市绿化建设、保护和管理水平,推动城市增“颜值”、更宜居。
“两个条例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评估,条文少、内容精、措施实,条条都是‘干货’,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强。”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寇克英表示。
坚持有力有效以精准监督促进高质量发展
人大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监督要突出前瞻性、高效性和精准性。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监督与支持并重,建立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五项机制”,精准谋划监督事项,创新监督方法路径,让监督更精准、更有力、更有效。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把事关生态环境保护、现代农业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作为监督重点,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7件,完成专题调研11项、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0篇,推动人大监督向中心聚力、为发展赋能。
作为提升监督实效的亮点举措,张掖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人大代表小组“点穴式”执法检查,组建财税金融、农林水利等6个“功能性+专业性”行业代表小组,深入基层一线,对涉及民生底线的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点穴式”执法检查,推动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
坚持出新出彩以高效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精心组织开展各类代表履职活动,让代表们的‘好思路’‘金点子’转化为推动发展的‘金钥匙’。”高台县南华镇人大主席陈兴鹏说。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和活力源泉。
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代表履职形式,丰富代表履职活动,深化拓展“两联系”制度,先后组织28名代表参加“点穴式”执法检查,24名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105名代表参加调研,有效发挥了人大代表参与决策、监督推动和桥梁纽带作用。
同时,依托226个人大代表之家和166个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室),推动代表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群众的急难愁盼。狠抓代表建议办理实效和质量,建立“梳理汇总、精准交办、进度跟踪、结果反馈”的工作闭环,实现“办好一件、促进一线、惠及一片”,推动意见建议办理“有人听、有人管、效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