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荣誉!合肥蜀山两社区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作者:沈文友 王金娜 詹伟伟 刘亚萍 编辑:林娜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5-10-22
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正式公布2025-2026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名单,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街道合作化南路社区、井岗镇金湖社区凭借扎实的为老服务基础、创新的基层治理模式与精准的智慧养老实践,跻身全国示范行列,标志着蜀山区老龄服务工作再添两张“国家级名片”。
用心用情织密服务网提升银龄“幸福指数”
稻香村街道合作化南路社区辖区总面积0.391平方公里,老年人口占比超过17%,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面对这一现实,社区始终将“老年需求”摆在基层治理的核心位置,积极构建多元服务体系,全力托举老年人幸福安康的“夕阳红”生活。该社区负责人表示,此次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正是对社区坚持“党委牵头、多元协同、资源整合、科技赋能”治理模式的生动实践与有力肯定。
社区构建“一核两级”服务阵地体系,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联动轴承小区党群服务站、安高小区党群服务中心,织密“15分钟养老服务圈”;同时以“窗帘之约”温情举措,关注独居老人安全,让“适老”既有场地支撑,更有民生温度。
“感谢你们为我送来热腾腾的饭菜,我的心里很温暖。”近日,家住轴承厂北区的李炳华老人说道。为了能让辖区老年人切实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合作化南路社区助餐点不断拓展服务内容,精准对接老年人需求,开展老年助老服务暖民心行动,让老人吃上“暖心饭”。

合作化南路社区助餐点志愿者上门为老人送来热乎的饭菜。
“社区打造‘多元协同’为老服务网格,盘活物业闲置用房建成老年助餐点,为特需群体送餐上门,打通失能、独居老人用餐‘最后一米’,同时,每月开展义剪、修鞋、磨刀等‘民生微事实’活动,让老人在家门口享受贴心的便民服务。”合作化南路社区负责人表示。
“每周有人上门打扫、买菜,还为我们检查身体,特别安心。”社区八旬老人李爷爷表示,他与老伴的子女不在身边,社区志愿服务有效缓解了居家照护压力。近年来,社区联合社区医院等成员单位组建了“1+N”健康团队,为行动不便老人进行上门诊疗,同步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在基层治理中,合作化南路社区依托“周末议事厅”,设置“银龄议题”绿色通道,优先办理老年人关切事项;激活“银发合唱团”“银龄志愿队”等社会组织力量,让退休教师、老科技工作者等“银发力量”参与社区矛盾调解、政策宣讲,绘就了一幅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和谐图景。

合作化南路社区银发合唱团参加社区活动。
科技赋能,推动养老服务“智慧升级”。合作化南路社区引入专业机构搭建智能健康监测系统,在征集居民意见后,通过家庭智能传感器将老人健康数据实时同步至子女、网格员与家庭医生,打通智慧养老“最后一米”。
老有颐养绘就幸福“夕阳红”
一阵黄梅戏的悠扬唱腔正从井岗镇金湖社区蜀熙府的活动中心传来,这里便是社区老年朋友的“热门新地标”:下棋、读书,各得其乐;电梯直达、活动丰富。一位居民由衷称赞:“出门有电梯,楼下有乐园,这日子过得真舒坦!”
这正是金湖社区扎实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社区聚焦老龄人口需求,围绕“老有颐养、乐享金湖”目标,积极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模式,绘就幸福夕阳红。

金湖社区“金医求精”医疗志愿服务队上门为老人免费测血糖量、血压,关注老人身体状况。
“窗帘之约”,约出安心与守护。“每天早上看到窗帘拉开了,我心里就踏实了。”志愿者小王口中的“窗帘之约”,是社区针对高龄独居老人的特色关爱行动。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精准摸排,与老人约定每日清晨拉开窗帘作为安全信号。一旦窗帘未按时拉开,志愿者便会立即上门或电话询问。这项看似简单的约定,有效解决了独居老人安全监测的“老大难”问题,织就了一张邻里守望的温情防护网。
“一键直达”,打通出行“最后一米”。“以前电梯老是坏,我们老年人住的楼层高根本爬不动,现在更新后又快又漂亮,太好了!”家住康宁家园的张龙明喜笑颜开。今年上半年,社区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为辖区老旧小区17部电梯进行了更换,极大便利了老年居民。从监督新交付小区落实适老化设计,到攻坚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点,社区正一步步夯实“养”的基础,让老年居民出行更无忧。
“老有所学”,绘就多彩晚年。在社区开设的老年模特班,年过六旬的徐冰梅身姿挺拔,步伐自信。“年轻时没机会,现在退休了反而圆了梦!”社区依托资源,开设了模特、舞蹈、非洲鼓等9个特色班级,吸引近200名老年人参与。此外,安徽省图书馆观山隐秀分馆的启幕,为老人们提供了高品位的“文化客厅”。社区还鼓励老年“能人”参与协商议事、矛盾调解,让他们在社区治理中焕发新活力。
面对部分老年群体对专业照护、丰富课程的需求,社区也在积极探索,通过“美善e站”微信小程序简化界面,方便老年人反馈需求;链接红十字会等“美善联盟单位”资源,为困难老人提供支持;推进慈善服务综合体建设,为孵化专业为老服务组织奠定基础。

蜀山好人、金湖社区爱心理发志愿服务队队长许银芳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理发。
立足老年群体实际需求,蜀山区通过打造特色服务品牌、组建志愿走访队伍、实施健康数据监测及推动多元力量参与等一系列举措,扎实构建银龄幸福生活的服务根基。下一步,全区将在现有成果上深化拓展,全面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样本”,让银龄生活真正实现“有品质、有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