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实践>

三维发力 筑牢代表履职硬支撑

作者:马迎霞 卢剑达 编辑:白丹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3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镇人大深入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理念,立足基层实践,坚持固本强基、守正创新,从平台支撑、机制优化、服务保障三个维度协同发力,有效激发代表履职热情,使代表履职活力充分迸发。

夯实平台基础

拓宽代表履职阵地

突出标准化,建强基础平台。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和代表联系点,是代表履职的前沿阵地,是人大发挥职能的关键载体,更是紧密联系群众的坚固桥梁。兴仁镇人大按照“建设高标准、管理高质量、运转高效能”的原则,持续推进“家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构建起以“家”为核心、“站”为延伸、“点”为特色的平台体系。如今,全镇已建成1个人大代表之家、5个代表联络站以及16个代表联系点,实现平台载体全域覆盖、功能持续优化。

突出专业化,打造特色平台。结合兴仁产业特色和代表专业优势,推动履职平台向专业化、特色化延伸。在通达矽钢公司等骨干企业,将代表履职与企业深度融合,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常态化开展技术研讨、收集意见建议,助力企业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等称号,使特色平台成为服务发展的“助推器”。

突出多元化,搭建民声平台。积极拓展联系渠道,打造多元化、便捷化的民意收集网络。一方面,打造“紫藤架下话民生”“银杏树旁讲传承”“议事亭里听民意”等群众身边的鲜活场景,开展庭院式、互动式议事活动,在轻松氛围中倾听民声、化解矛盾。另一方面,借力互联网推出“码上找代表”线上服务,在各联系点公示代表信息及专属“代表码”,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完善工作机制

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探索“主席团成员示范引领”机制。探索实施“三联系一监督”工作机制,即主席团成员带头联系企业、联系代表“家站”、联系人大代表,主动开展监督工作。每年围绕镇中心工作制定监督计划,聚焦经济发展、生态环保、人居环境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领域,引领代表持续发力,强化监督,让代表力量在关键领域充分彰显。

深化“代表履职联系”机制。依托“家站点”立体布局和63个综治网格治理基础,按照“就近联系、就熟服务”原则,将107名人大代表“下沉”至各网格,实现代表与网格“无缝对接”。同时,实行“固定接待日”与“日常走访”相结合的履职模式,每月10日人大代表固定接待选民,平时结合网格巡查、志愿服务等,深入基层一线,宣讲政策、收集民意、认领“微心愿”,构建起快捷高效的民意收集办理闭环。

优化“三式讲坛培训”机制。为切实提升代表履职能力,镇人大丰富代表讲坛内容,打造“三式讲坛培训”机制。利用温桥村古银杏树下邹韬奋先生宣讲民主进步思想的红色资源,打造“实景讲坛”,让代表在沉浸式体验中筑牢 “履职为民”的思想根基;定期举办“固定讲坛”,邀请专家学者、专业代表,围绕“我的履职故事”、安全生产、防诈反诈等热点话题开展专题培训,帮助代表精准把握政策、掌握履职方法;灵活开展“流动讲坛”,打破场地限制,组织代表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用通俗语言宣讲政策、普及法律,确保代表“能履职、会履职、履好职”。

强化服务举措

护航代表履职全程

科学规范管理,为代表履职筑牢资金支撑。在经费保障上,兴仁镇人大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与拨付机制,将代表活动经费足额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根据履职实际需求合理核定年度标准,确保专款专用、及时拨付,为代表开展调研视察、学习培训、联系群众等活动提供坚实资金支撑。同时,加强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量化考核激励,推动代表履职常态规范。建立健全代表履职档案和积分管理制度,创新量化考核激励机制,制定详细的履职积分量化标准,围绕参加活动、提出建议、联系群众、开展调研、参与监督等核心事项设定分值,通过“日常记录+定期汇总+年度考评”的方式,建立代表履职积分档案。积分结果不仅作为宣传典型、连任推荐的重要依据,还向代表本人、所在选区群众及相关单位公示,让履职情况“看得见、摸得着、可衡量”,营造“比学赶超”的履职氛围,激励代表担当作为。

畅通沟通渠道,提升代表意见办理质效。完善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提出、交办、督办、反馈机制。制度化开展“部门进家、代表回家、选民访家”活动,让相关部门、人大代表、选民面对面交流,现场共商共议热点难点问题,推动问题解决。在意见建议办理上,实行“承办单位面复代表+书面规范化答复”双重反馈机制,承办单位通过座谈、走访等方式听取代表意见,同时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办理进展与结果。每年第二、第四季度主席团会议上,均要求分管领导汇报建议办理情况,接受主席团审议与代表评议,切实提升意见办理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