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代表履职>

把对企业和群众的责任扛在肩上 ——记安徽省蚌埠市人大代表张娜

作者:刘嘉伟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8

在安徽工驰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焊花飞溅,机器轰鸣。安徽省蚌埠市人大代表、工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娜,每天到岗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绕着生产线走一圈,看看焊接质量,问问进度。这个习惯也被她带到了代表履职中,她总会趁着下班或周末有空,到周边社区、学校转一转,听听大家有啥想法。“当经理得对企业负责,当人大代表得对群众负责,俩‘担子’都得挑好。”张娜常说这话。

“当选人大代表不是挂个名,得真去看、真去问。”张娜说。她的包里总装着个小本子,记着选民的急难愁盼。一次她去大学城周边办事,发现路边小吃摊位占了道,拥挤的人群和车辆把马路堵得水泄不通,附近的商业街却空空荡荡。她凭着企业家的直觉分析出占道经营会对正规商铺形成冲击,进而影响到营商环境,于是她在蚌埠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交《关于取缔大学城附近占道经营的建议》。建议受到市政府的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一方面,加强对现有小吃摊位的规范管理,另一方面编制项目规划,设立专门的饮食摊点,对周边道路进行改造。“通过相关部门的集中整治,取缔了部分占道经营的摊位,周边环境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张娜笑着说,“我将持续跟踪代表建议办理,希望能彻底解决这一老百姓关心关注的问题。”

作为企业家出身的人大代表,张娜始终想为蚌埠经济发展出一份力,为改善企业营商环境鼓与呼。她积极参加蚌埠市人大组织的代表接待日活动,把日常收集的企业家们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反映上去。她讲话从不绕弯子,针对蚌埠市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兑现较慢的问题,她直言:“营商环境不是看文件,是看办事的人。基层能不能把政策讲明白、做到位,才是关键。”“蚌埠要发展,就是要凭着独到的眼光往前看,比如一项新政策下来,要能迅速琢磨透怎么跟本地产业结合,怎么让企业早受益,这才是真本事。企业发展不等人,政策解读慢一步,好项目可能就跑到别处去了。”她总在各种场合呼吁,“得让我们的干部也练出这种‘提前量’,别再等、靠、要,主动往前沿站,才能让蚌埠的营商环境真正‘活’起来。”

张娜不喜欢“高大上”的词,说起履职就一句话:“群众选你,你就得为他们说话。”她在上班途中路过一所小学门口,看到一群孩子缩在校门口冻得搓手,“家长上班早,学校开门晚,孩子们只能在冷风里等着。”她积极与学校及当地教育局联系,反映群众诉求。在多方努力下,学校提前半小时打开校门,让早起上班的家长可以提前送孩子们进教室。“在自己的努力下,能给人民群众解决一点实实在在的问题,心里觉得暖暖的。”张娜说。

目前,她还在跟进两件事:一是推动校企合作常态化,把紧缺技工的培训做在日常;二是盯着产业链促进招商,协助引进配套企业。她的办公室桌上,一边是生产计划表,一边是“选民联系卡”,“企业的活和大家的事都得处理好。”

“你看这钢,实打实才经得住焊,做人做事也一样,得实在。”张娜说。她把企业的“根”扎在了蚌埠的土地上,把代表的职责扛在了自己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