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教育沃土 践行代表初心 ——记江苏省高邮市人大代表管夕斌
作者:刘城志 罗蓉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8
作为一名江苏省高邮市人大代表、卸甲镇教育中心校党总支书记,管夕斌始终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信念铭记于心。在他看来,履职不是空谈,而是要把群众的期盼转化为扎实的行动。多年来,他以教育者的情怀扎根基层,以代表的担当服务群众,坚持带着问题调研、带着思路建言,在教育事业与代表职责的双向奔赴中,交出了一份温暖的履职答卷。
为孩子筑稳上学路
卸甲镇龙奔片区的教育发展,始终是管夕斌心头的牵挂。片区内现有初中、小学、幼儿园均位于集镇中心,校舍老旧、布局局促,受地理条件限制,改造难度大、性价比低。随着高邮城区东扩步伐加快,东部新城人口集聚,却缺乏配套初中资源,部分小学毕业生面临“上学远”难题。面对这一现实,管夕斌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深入龙奔社区及周边学校开展调研,与教师、家长、社区干部反复沟通,实地勘察地块、梳理需求。在高邮市人代会上提交了《关于新建龙奔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议》,提出由卸甲镇作为建设主体,市政府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在龙奔片区临近省道233的区域异地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既满足龙奔片区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能缓解城区东扩带来的入学压力。尽管因土地、资金等因素,建议暂未完全落地,但市政府、教体局及卸甲镇党委都高度重视,多次与他沟通推进方案。
一份思考:为乡村振兴献实策
管夕斌认为,人大代表履职不能局限于校园这“一亩三分地”。他主动走出校园,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与社区网格,倾听群众心声,了解他们在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医疗保障等方面的需求。这些走访让他不断“充电”,也让他把履职视角逐步从教育延伸至更广阔的民生领域。今年以来,卸甲镇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群众普遍关心“如何避免一阵风,实现长效治理”。管夕斌再次深入调研,走访镇村角落、学校周边,听取群众建议。在反复思考后,他提出三点建议:规划先行,结合各村实际制定长远规划,杜绝运动式整治;激发村民参与热情,让群众成为整治者、受益者、维护者;在资金、管护、考核等方面建章立制,确保整治成果可持续。这些建议朴实却实在,被镇党委政府肯定并采纳。看着家乡环境日益变美,村民笑容愈发灿烂,管夕斌更加坚定。
一股合力:架起家校社心桥
管夕斌密切关注“双减”落实、食堂质量、校园安全、教师待遇、留守儿童心理等细微却关乎民生的问题。通过课间交流、入户走访,他把家长和老师的诉求一一记录,逐渐形成建言献策的“素材库”。不少家长向他反映:“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更不懂怎么教”;社区干部也坦言“有帮助学校的意愿却苦于无从下手”。
为打通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堵点”,管夕斌依托卸甲镇教育中心校,按照市教体局要求,推动建立50多个“1+1+N”关爱共同体——由1名教师、1名村(社区)工作人员结对帮扶多名学生。共同体定期开展作业辅导、志愿服务、科普实践、亲子活动,让孩子在关爱中成长,让家长在参与中安心。
回顾履职历程,管夕斌既有看到孩子健康成长、家乡日渐变美的欣慰,也有建议推进受阻、调研陷入瓶颈的艰辛。但“人大代表”这四个字,始终是他前行路上的力量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