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不负赶路人 ——记安徽省六安市人大代表红鸣
作者:陈华锋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8

在安徽省六安市,有一位始终奔走在群众中间的人大代表,她是孩子眼中的“园长妈妈”,是幼师心中的“引路人”,更是选民心里的“代言人”——她就是六安市第六届人大代表、裕安区金马幼儿园园长红鸣,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非凡的光芒。
为爱播撒 思行融合
“教育是颗会发芽的种子,我愿做播撒希望的人。”这句常挂在红鸣嘴边的话,是她代表履职中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与鲜活写照。红鸣在出席六安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体现在外观颜值,更多的展现在市民的文明素养里,而文明的种子需要从小培育、用心传递。依托主题实践活动进行文明浸润,通过孩子们的拔节生长汇聚起蓬勃向上的文明力量。”红鸣建议,要将感恩励志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与礼仪文化教育深度融合,走好“教育学生、带动家庭、辐射社会”的递进路径。
红鸣的“幼教梦”质朴而具体: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尤其那些身处困境、渴望关爱的孩子,人生里都能拥有阳光、快乐、充实的童年。她以代表的担当,将深情萦绕的目光投向一次次温暖的公益筑梦、一项项坚实的护航行动。
“留守不失守,让我们在一起。”红鸣面对留守儿童群体发出急切呼吁与坚定承诺。她在大力推动其市级课题《“幼小衔接”视角下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的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同时,发起创立了六安市四叶草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广泛组织并引领志愿者队伍多维介入,致力于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中,共同“体会爱,传播爱,收获爱”。
2022年9月,红鸣倡导并开展了“人大代表走基层,帮困助学献爱心”捐资助学活动,为三所学校20余名贫困学子送去温暖与勉励。为促进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她积极联系崔仲琼代表,连续两年向市人代会提交《关于六安市公益性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为爱的接力传递争取政策支持。
若说幼教事业是一场温馨邂逅和温暖对话,那对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障的关切,则是红鸣履行代表职务的关联性延伸。“进一步抓好普法宣传、防范教育和心理疏导,推动《反家庭暴力法》更好贯彻与落实。”2024年4月,市、区两级检察院、妇女联合会共同举办了“法治守护半边天,携手建功新时代”检察开放日活动,受邀参加的她坦诚发言,建议要为弱势群体撑起法治的晴空,也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筑牢基石。
为民发声 躬行践履
人大代表不只是一个称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红鸣以专业的视角、专注的精神,将专业领域的洞察与广泛的民意调研相结合,把人民群众对实现“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跨越的美好期盼,化为了一件件惠民利民的议案建议。
2022年2月,红鸣联合9名代表,向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提交《关于将公办幼儿园中保育、安保、食堂等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的议案》。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承办工作,推动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公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并在“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明确了落实方向,为提升保教质量提供了支撑。
面对日益凸显的“托育难”、公办园“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红鸣会同10名代表,于2023年1月向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用好长三角平台,推进“托幼一体化”与上海市对口合作的议案》,建议加快普惠性托育资源供给,探索推进多样化的托育服务新模式。市教育局积极回应她的关切,通过落实提标扩容等具体举措有效缓解“育娃焦虑”。
孩子的安全是天大的事,红鸣的履职视线细致入微到上学下学之路。“学龄前儿童活泼好动,安全意识还未完全建立,城区多所幼儿园门口交通设施缺失存在着较大隐患。”2024年1月召开六安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基于走访调研的她提交了《关于完善幼儿园门口道路交通安全标志的建议》。市公安局成立专班精细办理,对12项交通安全设施缺失、毁损等情况进行排查整改,增设“交警护学牌”,实施“一校一策”方案强化路面管控,运用大数据优化间歇式交通信号灯配时等护学保畅,切实织密幼儿平安出入“防护网”。
2025年1月的六安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红鸣提交了《关于减免小区配套幼儿园物业费的建议》,呼吁减轻公办幼儿园的运营成本。市发改委展开调研,推动相关部门研究并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规范物业收费行为等方式减负增效。当看到国家层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先后颁布与实施。深耕幼教领域的她表示,顶层设计的完善,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法治保障和政策支持,将继续围绕家庭托育点、社区嵌入式托育等多元托育服务深入调研,提出更具可行性的意见建议。
星光不负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红鸣将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智慧与人大代表的为民足迹深度融合,一路生花勾勒出了一幅生动而饱满的履职画卷。展望前路,相信她必将持续奔跑,成就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温暖星河,收获更多桃李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