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全国人大>

“绿色引擎”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活力

作者:张天培 编辑:刘晶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29

10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据介绍,森林法有效实施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全国林地面积达到42.53亿亩,森林面积超36亿亩,森林覆盖率达25.09%,森林蓄积量为209.88亿立方米。2012年以来,我国累计营造林超11亿亩,人工林保存面积全球第一,为全球贡献了约25%的新增绿化面积,成为世界上增绿最多最快的国家。2024年,全国林草产业总产值达到10.496万亿元,成为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活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绿色引擎”。

报告指出,我国已经形成由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林长,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林长体系,推动全国130余万名各级林长带头压实责任。

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林权地籍调查标准,已完成7个国家重点林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和37个森林资源确权登记。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国共发放林权证1亿多本,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国务院有关部门将森林保护修复纳入“十四五”规划,明确全国森林覆盖率约束性指标;制定实施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等,为科学合理保护利用森林资源提供规划引领。

报告分析了贯彻实施森林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要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依法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落实保护优先、保育结合要求,依法加强森林资源管理能力;依法推进和深化林业改革发展,充分调动集体、林农护林兴林的积极性;积极探索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依法促进生态价值转化。

报告强调,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林业法治体系,强化执法刚性,以最严密的法治保护森林资源,推动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形成完整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