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南丹县芒场镇:“人大+民政”联动发力 筑牢民生资金“防护网”
作者:谭会凡 王德林 黎小娟 编辑:赵佳敏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9
民生资金是群众的“救命钱”“暖心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今年以来,广西河池市南丹县芒场镇通过“人大监督+民政落实”联动机制,精准排查整治民政对象死亡后家属违规领取补贴问题,切实守护好民生资金安全,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多亏人大代表和民政干部及时核查,不然我们还不知道政策规定,差点犯了错。”说起前段时间镇人大代表和民政干部上门核实情况,南丹县芒场镇幕麻村村民潘某成(化名)至今感激。原来,潘某成的母亲是低保对象,去年去世后,家里因忙于家事和干农活未及时上报死亡信息,导致多领了3个月低保金。经工作人员上门宣讲政策,耐心讲解,他当即退回了多领的低保金。这是芒场镇“人大+民政”联动守护民生资金的一个缩影。
民生资金发放,精准是关键,监督是保障。今年以来,芒场镇党委高度重视民生资金监管,推动镇人大与民政办攥紧“拳头”,建立“信息互通、线索互递、核查互助”协作机制:人大主席团牵头,组织部分市、县、镇人大代表,通过“走村入户听民声”“院坝会摆政策”等方式,收集群众对补贴发放的意见建议;民政办则依托社会救助信息系统、殡葬登记数据、计生报表、公安部门注销信息等,每月比对低保、高龄、残疾等民政对象生存状态,梳理出“人已去世、补贴照发”疑点线索。每月召开碰头会,对疑点逐条研判分析、逐项核查,确保问题不“漏网”。
“既要查清问题,更要讲清政策,让群众心服口服。”镇分管民政工作的副镇长谭会凡介绍,针对排查出的疑点,由人大代表带队,联合民政干部、村干部组成核查组,采取“看户籍注销记录、查银行流水、访邻里佐证、问家属实情”的“看查访问”工作法,精准核实违规领取情况。对确认违规的,工作人员入户耐心讲解《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算清“政策账”“明白账”,引导家属主动退款。
截至目前,该镇共排查出民政对象去世后违规领取低保金、高龄补贴等问题11起,涉及资金14075元,已全部足额追回并上缴国库。同时,该镇以此次整治为契机,建立和完善“每月比对、季度公示、半年核查”长效机制,在各村(社区)公示栏定期公开补贴发放名单,接受群众监督,从源头堵住漏洞。
“民生资金连着民心,监督必须常抓不懈。”镇人大主席唐成毅表示,下一步,该镇将持续深化“人大+民政”联动模式,延伸监督触角,让民生资金真正成为保障群众生活的“稳压器”,扎紧民生“钱袋子”,为乡村全面振兴筑牢民生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