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实践>

发挥代表“四员”作用 解锁基层治理密码

作者:邢金栋 丁 楠 王潇潇 编辑:白丹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9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河南省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扣省委“16项专项攻坚行动”部署,以“为人民履职、为鹰城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为总牵引,创新开展代表助力基层高效能治理专项行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群众服务员、履职监督员“四员”作用,答好基层治理“关键题”。

树立“风向标”

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植根人民、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在深化理论武装、宣传政策法规、倡树时代新风上精准发力,打通宣传引领“最后一公里”。一是推动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把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及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如,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开展人大代表进万家宣讲活动,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基层、深入群众。二是推动决策部署走深走实。充分发挥领导干部代表“头雁作用”,依托代表联络站和立法联系点,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宣传解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征集基层群众意见建议。如,针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在代表中开展“我为平顶山‘十五五’规划献一策”活动,收集意见建议70余条,为科学编制规划提供参考。三是推动社会风气向上向善。扎实推进移风易俗,通过发放倡议书、开设“文明新风微讲堂”等方式,鼓励代表在联系选民、走访接待中引领社会风尚;支持代表深入挖掘优秀乡土文化资源,推动创作兼具时代气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强化“双联系”

当好民情民意联络员

发挥“两个联系”制度优势,密切代表联系群众,畅通基层治理民意表达渠道。一是一线访民意。打造“代表联络站+代表服务岗+农户联络点+线上直通车”四维代表履职平台,使基层联络站点真正成为代表提升能力的“加油站”、社情民意的“收集站”、服务群众的“暖心站”、转型发展的“助推站”。实行“周接待、月活动、季议政、年述职”制度,代表每年进站接待群众不少于两次、走访选民不少于10户;赋能“三亮”二维码,把代表身份、服务、承诺亮在联络站、农户家、社区庭院,群众扫码找代表,代表应码收民意。二是恳谈聚民情。有事好商量,聚焦基层治理重点难点事项,在全市基层人大广泛开展“民情恳谈”活动,人大代表、专家、群众和相关部门汇聚一堂,共议问题、共寻对策,推动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依法有效解决。如,针对群众反映集中度较高的农村水利设施互联互通问题,召开专题恳谈会6场,收集建议80余条,提出以现代水网建设为契机,推进“水网+”行动,大力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推动引水入田、入村、入塘,构建外引内连、河渠交织、城乡一体、循环高效的水网格局,打通水网建设“最后一公里”,形成的调研报告被市委主要领导批示。三是办理顺民心。实行“居民点单、委室派单、局长接单、代表评单”的“四方联单”工作机制,向代表联络站发放群众最想解决的问题征求意见单,每月进行收集梳理汇总,将群众点单频度最高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由人大常委会相关委室组织召开问题交办会,直接交办职能部门,再将办理结果清单提交人大代表评判,评判结果向群众公开,对群众不满意的再次转交进行办理,直至群众满意为止。

聚焦身边事

当好人民群众服务员

基层治理一头系着万家灯火,一头连着基层发展脉搏。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基层治理难题,让人大代表化作服务基层治理“流动哨”,流向千家万户,化解群众大事小情。一方面,“流动哨”解决群众“操心事”。如,代表在参加老年助餐工作三级联动调研时发现,农村存在老年人居住分散,助餐点少;城市存在老年人上下楼不便,无法堂食就餐等问题,根据老年人就餐诉求,提出在农村推广“邻里互助”“结对帮扶”助餐模式;在城区打造集制餐、就餐、送餐一体的区域化连锁运营老年食堂等建议,这些事关群众操心事的建议,被纳入市《老年助餐场所建设服务规范》《居家养老助餐服务指南》,形成“城区密、农村有、机构联、品牌进”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另一方面,“流动哨”跑出服务“加速度”。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创新推行“1+1+1+N+X”(1名网格长、1名党小组长、1名人大代表、N名专兼职网格员、X名志愿者等)模式,有效把代表嵌入服务群众网格,跑出汇集民情民意的加速度,快速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清单”。今年以来,一张张幸福清单解决了群众意见诉求1600余条,特别是推动实施的非机动车左转一次过街、博物馆暑期夜间开放等多项便民举措,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履行监督权

当好治理工作监督员

让人大代表当好“工作监督员”,是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助力基层治理、服务发展大局的有益探索,目的是通过代表履行监督职权,合力推动党委决策落地、民生实事落实、执法司法公正。在助推党委决策落地方面,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提出“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后,在全市人大代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通过线上线下各种平台载体,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具体落实举措。市人大常委会汇聚代表意见,及时向市委报告,迅速出台工作方案。在推动民生实事落实方面,在全市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市级层面票决出10项民生工程。代表作为民生监督员,由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牵头,常态化跟踪监督民生实事项目实施,随机现场询问项目进度、推进质量、资金使用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促进民生实事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在参与地方立法方面,邀请代表参加立项、起草、论证、评估等各环节立法活动,让立法工作更接地气,更贴民心。如,《平顶山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的制定,就是由一件代表议案上升为立法审议项目,并且在法规制定过程中,吸纳相关基层人大代表意见建议100余条。在促进公正执法司法方面,法律界人大代表和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人大代表是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在参与基层矛盾纠纷调处、普法宣传解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