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省市人大>

茂名人大:多维发力护航“百千万工程”,写好城乡协调发展新答卷

作者: 编辑:赵佳敏 来源:茂名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06

在广东茂名广袤的城乡大地上,“百千万工程”的热潮正蓬勃涌动。从荔枝园里的硕果满枝,到工业园区的机器轰鸣,从乡村道路的畅通无阻,到社区服务的贴心便民,茂名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立法为基、监督为要、代表为桥,将人大履职深度融入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实践,为“百千万工程”落地生根注入强劲动能,交出了一份兼具民生温度与发展速度的履职答卷。

茂名作为农业大市,“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特色产业是推动“百千万工程”的核心引擎。市人大常委会紧扣产业发展痛点,以精准立法破解难题,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茂名人大深入“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调研乡村规划建设情况。

针对化橘红市场“以次充好”、标准不统一的乱象,《茂名市化橘红保护发展条例》应运而生。该条例建立起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推动“一码溯源”,还推动化橘红成功纳入“药食同源”目录,助力“南方人参”真正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面对古荔枝树养护责任缺位的问题,《茂名市古荔枝树保护条例》明确管护主体与具体措施,为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筑起法治“保护网”。

立法成效立竿见影。2025年,茂名化橘红、荔枝全产业链产值预计突破240亿元。目前,全市化橘红种植面积超13万亩,相关企业达1542家,2025年生产总值预计超120亿元。在城乡建设领域,2021年出台的《茂名市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于2024年完成修订,将“一户一宅、建新拆旧、带图审批”的农房管控“二十四字方针”固化为制度,累计完成农房风貌提升14万余栋,切实提升乡村“颜值”与“内涵”。

刚性监督:按下项目建设与民生改善“加速键”

“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这是茂名市人大常委会推动“百千万工程”的核心准则。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常委会组建调研组深入一线开展调研,以精准行动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力。

电白区沉香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人大代表,围绕沉香种苗培育及源头种植、原料加工、产品研发等开展视察调研。

在重点片区建设方面,调研组直奔茂名新城建设现场,通过实地查看、现场交流等方式督查重点项目进度,切实掌握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全力助力新城“现代活力核”加速成型,为区域发展筑牢坚实基础。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调研组前往电白区开展专题调研,紧扣建筑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融合发展方向,深入分析产业转型瓶颈,提出针对性建议,推动传统支柱产业焕发新活力。为破解石化产业升级难题,调研组采取“内外结合”的调研方式,不仅深入本地石化企业摸清产业现状,还赴广州、惠州、珠海等地学习先进经验,为本地石化产业升级提供参考。

民生无小事,督办见实效。市人大常委会组建监督小组,对“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农村供水及污水治理”“食品药品安全抽检”等民生项目开展跟踪督办。2025年7月至10月,常委会领导分别深入茂南、化州、电白等地,现场协调解决老旧小区墙体脱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累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1400余件,让民生福祉看得见、摸得着。

代表赋能:让履职答卷写在田间地头与产业一线

充分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茂名市102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是推动“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力量。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建强履职平台、创新活动形式,引导代表扎根基层、服务发展,把履职答卷写在城乡大地上,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沙院镇福兴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代表活动,打通民意“快车道”,使群众诉求“有人听、有人解”。

高州木广垌村的荔枝产业曾因道路狭窄陷入“运输难”困境,市人大代表李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领衔提出《关于修建高州桂味荔枝产业大道的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将其列为重点督办建议,依托荔枝产业联络站协调推进,2025年5月,产业大道顺利通车,彻底打通了荔农的“致富路”。电白区沙琅镇人大创新“1+6+N”工作法,通过“人大+村(居)民说事”平台,推动X838县道“单改双”、观青村路灯安装等民生实事落地见效。一件件民生实事难题的解决,不仅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绿美茂名建设中,各级人大代表全员参与,累计植树8.8万余株、面积1324.07亩,建成“人大代表林”418片。在乡村振兴的主阵地,代表们化身“联络员”“宣传员”“服务员”,既带着政策走向群众,也带着诉求对接部门,让基层的“急难愁盼”有了更快的解决路径。

平台筑基:六大产业联络站激活“造血”动能

围绕市委“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部署,市人大常委会打造高州荔枝、高州龙眼、化州化橘红、信宜三华李、电白沉香、茂南罗非鱼六大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将代表履职与特色产业发展深度绑定,聚焦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助力做好“土特产”文章。

高州荔枝产业联络站聚焦标准化种植与保鲜加工,不仅帮助果农增产增收,还带动全市荔枝加工企业达3000多家,推动荔枝生产总值超120亿元;信宜三华李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推动维护三华李“信”字号品牌建设,钱排镇三华李种植面积达10.2万亩,产量达13万吨,年产值超10亿元;电白沉香产业联络站创新“沉香+电商”模式,建设直播基地破解销售难题,并传播沉香文化,全市沉香经营主体超8000户,年产值达70多亿元。

如今,在茂名,从立法保障到监督推动,从代表履职到平台赋能,人大力量正全方位、多层次助力“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一批产业兴旺、百姓增收的典型镇村不断涌现,一幅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在茂名大地徐徐展开,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