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人大监督助力绘就文旅融合新图景
作者: 编辑:赵佳敏 来源:甘肃人大 发布时间:2025-11-07

10月29日,金昌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结合听取和审议全市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工作报告,开展专题询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旅融合前景广阔,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金昌市委明确要求,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推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如何抢抓机遇实现文旅“破局出圈”?如何深化区域协作拓展客源市场?如何激活工业文化与历史遗存价值?如何打造特色研学旅游品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委员和市人大专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等围绕全市文旅发展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逐一提问,市政府副市长及市文广旅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在问答互动中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奋进合力。
抢抓发展机遇,激活文旅破局新动能
“国庆假期期间,周边城市旅游火爆,我市旅游吸引力不足、‘吃住行游购娱’协同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高铁即将开通又会带来客流结构的变化,如何抢抓机遇提升我市文旅竞争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华率先发问,直击发展关键。

8月16日至17日,“跟着艺术游甘肃”之“带我去火星”音乐嘉年华在金昌“火星1号基地”举行(资料图)
市文广旅局负责人回应,将通过三大举措聚力攻坚:一是积极谋划金昌高铁枢纽文旅融合综合体项目,建设智慧文旅枢纽厅、特色商业街、低空飞行枢纽等业态,实现“空铁陆游一体化”跨越式升级;二是努力打造“西部音乐旅行目的地”,联合知名乐队和经纪公司举办摇滚音乐会、明星演唱会,推出“跟着音乐去旅行”等营销活动,培育“跨城观演+连住消费”业态;三是实施文旅服务质量提升行动,通过美食大赛、酒店民宿提质、交通标识完善、特色活动策划、文创产品开发等,全方位优化文旅体验。
深化区域联动,拓展文旅发展新空间
“我市与周边城市的跨区域精品线路推进如何?在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吸引长线客源方面有哪些实招?”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吕在文聚焦区域协同发展提问。

金武张海阿文旅惠民卡(资料图)
市文广旅局负责人介绍,已构建三省五地旅游一体化合作机制,发行“金武张海阿文旅惠民卡”,签约60余家景区场馆,发放近2万张卡带动文旅商家及周边消费约1800万,同时联合推出研学旅游线路、组建旅游联盟,区域联动效应逐步显现。在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方面,与敦煌研究院合作成立联合研究中心,开展文化遗产专题研究与宣传推广。针对京津冀、长三角等长线客源地,已与厦门建发国旅达成初步合作,后续将出台“引客入金”奖励办法,包装“高铁/航空+地接”特色产品,对接大型旅行商建立长期合作。
深挖工业底蕴,打造特色发展新名片
“‘十五五’时期,我市如何推动工业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走出独具特色的工业文旅融合之路?”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刘全红将目光投向工业文旅创新发展。

“镍都之光”系列展演活动(资料图)
市文广旅局、市工信局联合回应,将立足“中国镍都”工业基底,重点推进两大项目:一是谋划实施金化工业遗迹开发项目,建设工业遗址博物馆、主题游径,融入商业业态打造打卡地;二是升级镍都开拓者纪念馆,引入互动体验项目提升科普教育影响力。同时,支持创排话剧《龙首山下》,通过文艺精品再现镍都建设者奋斗历程,弘扬工业精神,构建“工业文明+旅游体验+文化传承”的特色发展模式。
聚焦研学赛道,构建文旅融合新引擎
“‘十五五’期间我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是什么?研学旅游的量化目标和具体举措有哪些?在利用金川区城乡融合学院的现有资源,推动研学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增加当地村民就业收入方面有哪些具体谋划?”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张福清、市人大常委会民侨内司工委主任潘从斌聚焦当前研学旅游这一热门赛道接连发问。

“火星1号基地”成为热门研学旅游目的地(资料图)
市文广旅局会同市教育局、农业农村局回应,“十五五”期间核心方向是以科普研学为突破点,打造特色研学旅游品牌,将围绕航天科技、工业科普、生态人文三大主题发力。量化目标包括:遴选建设10家研学实践基(营)地,开发五类实践活动课程,打造4条精品线路,培养50人师资队伍,力争2028年实现符合条件学生参与研学实践全覆盖,并吸引市域外研学团队20万人次。具体措施包括:编制专项规划、出台实施方案、推进基地规范化建设、开发特色精品课程、加强研学导师培育。特别强调将研学旅游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联动金川区城乡融合学院,开发特色体验区,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形成良性循环。
活化历史遗存,厚植文旅发展新底蕴
“如何运用新技术活化沙井文化、圣容文化等历史遗产,提升金昌历史文化影响力?”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孙尚荣针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发问。

沙井文化博物馆(资料图)
市文广旅局负责人回应,将指导金川区通过AI、VR等数字技术推出“沙井文化陈列展”,在新建博物馆引入声光电、场景复原等数字技术,让史前文明“活起来”。同时谋划实施河西走廊国家遗产线路永昌段建设项目,用数字光影技术展示“卍”字灯俗、圣容寺等资源,改扩建长城文化公园数字化展馆,打造集保护传承、研学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空间,推动文化遗产从静态保存向活化利用转型。
整场专题询问氛围热烈而严肃,在一问一答中,回应了群众关切,提出了明确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对推进全市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一次有力的监督,也是一次深入的研讨,更是一次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专题询问,始于问,但不止于答。按照《金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题询问实施办法》,专题询问中提出的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将整理形成问题清单,连同审议意见交由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办理,并持续跟踪问效。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肖进银表示,将认真研究落实本次会议审议意见,诚恳接受代表意见,采取有力措施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全力推动全市文化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
寓支持于监督,以实干求实效。通过此次专题询问,人大问出了思路、办法和举措,政府展现了态度、决心和承诺。与会同志纷纷表示,在市委坚强领导、人大有力监督下,全市文旅融合必将开辟更广阔天地,让诗和远方实现更好联结,为全市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和百姓美好生活赋能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