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办结率和满意率 实现建议办理高质量
作者:张 强 编辑:白丹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07
依法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是人大代表的法定权利;认真办理落实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则是“一府一委两院”的法定职责。但目前,一些地方人大依法转办、交办的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存在办结率低的问题。
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结落实率低的背后,固然与所提意见建议的精准性、针对性、操作性不强,超越政策范围和法定权限等因素有关,但具体承办单位措施不实、落实不力是主因,导致许多办理难度不大的意见建议办而不实、办而无果。更有甚者,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建设性意见,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没有着眼于矛盾问题解决,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高质量办理上,而是将办理目标定为让人大代表书面“满意”即可,办理工作未走出“年年提、年年办、问题年年原地转”的怪圈。
代表建议办结率和满意率低,从当前看,不利于深入推进改革发展和改善社会民生;从长远看,有碍于民主法治进程和国家发展战略实施。从微观上看,挫伤人大代表履职积极性;从宏观上看,有损宪法法律与权力机关权威,不利于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大代表依法提出的意见建议,集中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景”,体现的是一定区域内多数群众的共同意愿和呼声。“一府一委两院”必须不断提高意识,把“办实、办结、办满意”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作为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专班推进落实,在法定权限和政策范围内,努力做到能办的立即办、限时办,有困难的“跳起来摘桃”快速办、全力办,因条件限制一时难以解决的向代表详细沟通好、解释好、答复好,逐步纳入工作规划创造条件争取办,这才是履职为民、合力攻坚、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长远之计。
提升代表建议办结率、满意率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固根本、管长远,推动人大工作不断提质增效的治本之策,必须紧扣核心大局,聚焦短板弱项,把握核心环节,加强探索创新,促进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质量持续提升。
一要提升人大代表专业素能。要认真贯彻实施新修改的代表法,积极加强代表业务培训和履职锻炼,重点抓好实务操作专题化强基,着力提升代表专业化水平。要坚持端口前移,常态化组织开展代表视察、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围绕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进行专题辅导和交流研讨,确保人大代表所提意见建议精准、切实、能落地、可办理。
二要构建适应发展需求的评价模式。要打破传统的、固有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对“办前与代表见面沟通率、办理答复率、代表满意率”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和改进,建立“办前见面率、代表参与率、办结答复率、群众满意率”更能客观体现办理全流程、准确反映办理实效的全新体系。如此,既强化了人大代表主体地位,保障人大代表对办理全过程及时行使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又避免了对办理结果定性评价时“一名或联名人大代表满意即满意”现象发生。
三要健全多路径全闭环的监督机制。建立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与督办“双台账”,实行办理工作全过程信息互通与交流共享,通过动态化追踪,促进办理工作按法定时间节点高效推进。在具体督办工作中,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积极探索协同督办工作新机制,必要时,出台相关决议决定,建立工作制度、明确实施办法,聚合各方力量,保障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