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代表工作>

一件建议换得一湖清水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人大代表关于湖底清淤治理的建议办理纪事

作者:汪诗意 王先锋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07

秋日的傍晚,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五松镇北湖畔,夕阳的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市民们三三两两沿着环湖步道悠闲散步,孩子们在亲水平台边嬉戏玩耍,一幅水清岸美的生态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谁能想到,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湖底淤泥堆积、水质浑浊、水体发臭的景象。

北湖作为铜陵市天井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自然沉积和人为因素影响,水底淤泥堆积日益严重,导致湖泊调蓄能力下降,行洪不畅。

“城东村南侧和尚圩水面(北湖)存在淤泥堆积问题,最严重的时候,湖水深度不足1米。”义安区人大代表胡云云回忆道,“这不仅影响了湖泊的生态环境,每逢雨季湖水漫堤,也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2025年1月,胡云云和谢晖、刘昌来等人大代表通过走访、调研、座谈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2条,于义安区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联名提交了《关于要求尽快清淤治理北湖的建议》。义安区政府高度重视这件凝聚着民意的建议,先后多次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研究建议办理方案并迅速开展相关工作。

“办理这件建议不能就清淤而清淤,要统筹考虑防洪排涝、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多重效益。”建议承办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经研究论证,最终确定了北湖清淤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湖底清淤约3.5万立方米、淤泥固化处置约9000立方米、水下生态种植约3300平方米,绿地更新、湿地岸线生态种植约2.6万平方米及相关园路改造、设施安装等多项配套设施新建改造,总投资约1200万元。

资金筹措是工程实施的关键。在义安区人大常委会的协调推动下,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积极谋划,将该项目纳入义安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项目,并向上争取到超长期国债资金。2025年3月,北湖清淤工程正式开工,区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胡云云等人大代表对清淤工程进展情况进行现场督查,提出施工优化建议7条,并得到积极落实。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为人民办实事。”胡云云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人大代表的初心使命。在她看来,北湖清淤工程不仅是一项修复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生态工程。“通过这次清淤,我们深刻认识到,治水不能只靠一时之功,更要建立长效机制。”胡云云表示。为此,她提出了“两个强化”的工作建议:一是强化全民参与。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居民微信群、短视频等平台推送环保知识,线下组织群众参与水质保护、垃圾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建立“人大代表+网格员+志愿者”三方联动机制,定期开展联合巡查,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在胡云云的建议下,义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督促北湖公园养护单位建立了湖泊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北湖治理成效持续巩固。同时,定期组织环保宣传活动,引导群众共同参与湖泊保护,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共治共享格局,让北湖的生态效益更好惠及周边居民。

目前,北湖清淤项目已全部完成,放眼望去,原本杂草丛生、淤泥堆积的湖泊已焕然一新。居民陈先生每天饭后都会在北湖桥散步消食,他说:“以前湖里每天都散发着臭鱼烂虾的腥味,清淤结束后湖水干净又清澈,我们感觉到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没事的时候在湖边散散步,别提多美了!”

望着水清岸美的新北湖,胡云云对建议办理情况表示非常满意。她说:“我们会持续跟进北湖清淤的后续维护工作,为实现‘水清、岸绿、鱼游、景美’的可持续目标贡献人大代表的智慧和力量。”

夕阳西下,北湖的晚霞格外绚烂。这片重获新生的水域,不仅见证了城市生态的蝶变,更诠释了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担当与使命。在这幅生态画卷里,我们看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写下了最鲜活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