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主>

佛山大塘镇基层治理新实践:“枫桥经验”绘就民生暖卷

作者:张永生 王雅蝶 赵怡华 编辑:林娜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07

作为广东省佛山市首个工业园区社会治理中心,三水区大塘镇正以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实践为创新引擎,探索出一条“小事不出园、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园区治理新路径。

这里既为产业工人、新市民纾解“急难愁盼”,更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夯实稳定根基,“园区事情园区办、园区问题园区了”的治理愿景正加速照进现实,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鲜活样本。

“1+6+N”工作体系织密治理网

多元共治激活效能

走进大塘镇工业园区社会治理中心,一块电子屏映入眼帘——全镇矛盾纠纷数量、民生诉求进度、重点部位分布等数据实时跳动。这个被当地人称为“治理中枢”的平台,是“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的核心枢纽。

大塘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陈绍波介绍,该体系以“1个中心”统筹全局,通过收集群众投诉、纠纷、矛盾及非警务警情,精准流转至责任部门并跟踪回访,形成“发现-预警-处置-反馈”闭环回访机制;

大塘镇工业园区社会治理中心持续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图为工作人员开会商讨。人民网 王雅蝶摄

“6方力量”协同支撑,法庭、检察室、派出所、司法所、全科网格及“粤平安”云平台,构建起矛盾调解、法律保障、帮扶服务的全链条处置机制;

“N种力量”多元共治,吸纳产业工人、新市民、商协会等力量,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共治格局。

“过去,群众反映问题要多头跑部门,现在,群众只需到中心或通过线上提交诉求,流程明显缩短,办事更加高效。”陈绍波表示,闭环回访机制让群众实时掌握进展,问题解决显著提速,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治理有力度更显温度

“法理情”交融护民生

治理的温度,藏在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故事里。

“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写给爸爸妈妈的公开信”“法官阿姨写给小朋友的信”,走进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麦景桃法官工作室,数封彩色信件引人注目。

致力于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麦景桃法官。人民网 王雅蝶摄

打开信封,里面是麦景桃法官工作室成员一字一笔写下的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以及对未成年人的满满叮嘱。自担任大塘人民法庭庭长以来,麦景桃带领团队用心用情投入关爱未成年人工作,帮助其走出困境。

早前,一名14岁女孩因父母离异,父亲长期拖欠抚养费,面临辍学困境。法庭没有一判了之,而是联合村委会梳理女孩名下集体分红线索,走访亲属核实生活状况,既向父亲阐明法律义务,更从亲情责任切入耐心疏导。

最终,女孩父亲主动补付拖欠费用,女孩眼含热泪重返校园。“看到孩子重新绽放的笑容,更坚定了我们‘以法护苗’的信念。”麦景桃说。

大塘总商会会长庞润沃(左一)与园区社会治理中心工作人员交流,商讨助力企业发展对策。人民网 王雅蝶摄

“为民办事,关怀备至;为企解忧,助力发展。”这样的温情,同样流淌在企业中。

大塘总商会会长庞润沃分享了“行业枫桥”的实践成效。某制造企业因租客退租后未恢复厂房原貌产生纠纷,园区社会治理中心联合商会迅速介入,组织双方坐下来谈诉求、算成本,最终达成和解。

“以前企业怕纠纷拖垮生产,现在有了‘和事佬’,我们能心无旁骛谋发展。”庞润沃表示,“行业枫桥”让园区多了份“人和万事兴”的底气,通过“一企和”带动“一起和”。

绿色产业托举“三生融合”

治理与发展同频共振

治理效能的提升,为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佛山三水大塘镇致力于打造新材料产业园。人民网 王雅蝶摄

作为佛山重要的新材料产业聚集地,大塘镇正以“万亩空间、千亿产值”为目标,打造现代化3.0新材料产业园,将“生产智造发展、生活宜居共享、生态环境友好”的“三生融合”理念贯穿始终。

“治理稳、环境优,我们才敢放心绿色转型。”佛山市佳利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曾丽介绍,企业通过自主研发的污水处理系统,实现日处理污水16万吨、回收中水14.2万吨,其MLD项目更是斩获全球水奖。

“近年来,公司在本地加大投资,正是看准了大塘稳定的治理环境和发展优势。”曾丽说。

谈及未来,三水区副区长、大塘镇党委书记钱静瑜勾勒出更宏阔的图景:“我们将推动‘枫桥园区’向‘枫桥乡村、枫桥社区’延伸,通过平安夜访、平安恳谈、平安热线等渠道,更加贴心倾听企业和群众诉求。”

从“神经末梢”解决最细微的民生关切,从产业需求出发优化治理服务,大塘正努力让每一位居民、每一家企业都感受到“治理就在身边”。

从“矛盾调解”到“服务升级”,从“园区之治”到“全域善治”,大塘镇以“枫桥经验”为笔,以“三生融合”为卷,书写着基层治理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新篇章。

这里的每一次创新、每一点改变,都在为建设“大湾区特色新材料专业镇”写下更温暖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