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实地问效解难题 履职担当促提升
作者: 编辑:赵佳敏 来源:广东人大 发布时间:2025-11-12
从城市道路到现代化水厂,从智能卫浴厂房到海洋种苗基地……近日,广东省潮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省、市人大代表及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2025年1至9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暨重点项目建设进展,开展集中调研。
两天时间里,代表们步履不停,先后来到省道S231线意东三路、潮州市特色产业孵化基地、潮州市城区饮用水应急水源及潮安区第三水厂、广东航牌卫浴科技有限公司、潮安区应急产业科创服务中心、大唐潮州电厂5-6号机组项目以及万佳省级花鲈良种场等地,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现场问效等方式,为重点项目建设“把脉问诊”,为高质量发展“开方献策”。
民生为本
筑牢城市发展根基
调研首日,代表们第一站来到省道S231线意东三路拓宽改造工程现场,认真听取相关负责人关于设计方案、施工进度及重难点工作的汇报,详细了解项目总体建设情况。“要把功夫下在前面,优化施工流程,避免后期反复开挖,真正做到高质高效。”一位代表结合城市建设经验直言。

意东三路航拍图。潮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潮海 摄
其他代表也纷纷表示,道路建设对城市建设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坚持重要节点精细设计,做好绿化美化,丰富景观效果,提高道路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打造整洁畅通的路域环境。
在潮州国际会展酒店,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潮州市特色产业孵化基地及周边配套项目建设情况,深入了解项目进度、功能布局、要素保障等关键事宜,强调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严格施工标准,抓实工程质量,加班加点赶工期,多点多面齐发力,确保工程高效高质完工。

在潮州国际会展酒店,调研组实地考察潮州市特色产业孵化基地及周边配套项目建设情况。潮州市人大办 供图
离开市特色产业孵化基地,调研组一行驱车前往位于大岭山产业园区内的潮州市城区饮用水应急水源及潮安区第三水厂,以民生供水安全为核心开展调研。代表们察看了取水口、沉淀池、过滤池与净水车间的全工艺流程,重点了解项目建设推进及未来供水保障情况。
“年供水量能达到多少?”“水源来自哪里?”“极端天气下如何保障稳定供给?”事关千家万户的饮水安全,代表们问得仔细、听得认真。据介绍,该工程建成后不仅能为古巷镇、凤塘镇、登塘镇约20.5万群众提供供水服务,还将为大岭山产业园的企业用水提供坚实保障,远期更将惠及龙湖镇、金石镇等更多区域,对完善区域基础设施、支撑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在确认项目正加速推进后,调研组强调要严守质量标准,加快建设进度,同步完善厂区配套设施,让这项民生工程早日惠及百姓。
创新引领
激发产业发展动能
产业兴则城市兴。在广东航牌卫浴科技有限公司,代表们深入厂房施工现场,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人才引进、技术研发投入、核心产品竞争力及市场开拓现状。
结合卫浴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代表们直击企业发展关键,建议企业瞄准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方向发力,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技术瓶颈,同时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打造品牌。针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代表们更与企业负责人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希望企业以自身提档升级辐射带动周边企业,助力特色产业集群提质增效。
作为调研首日的最后一站,在潮安区应急产业科创服务中心,调研组现场考察大岭山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项目导入、产业发展情况。在听取园区规划、基础设施配套及招商引资成果汇报后,代表们首先对园区地理位置优势给予肯定,并结合潮州构建“3+3+2”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建议。
代表们指出,当前正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建议重点引进高附加值的元器件制造项目,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同时要求园区强化服务意识,主动靠前解决企业用地、用工难题,加快完善路网、供水供电等硬件设施与生活服务配套,为企业落地和人才集聚创造更优条件。
调研组还前往了大唐潮州电厂5—6号机组项目现场,高耸的冷却塔下,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在这里,调研组认真听取5—6号机组的建设进度、技术创新亮点等情况汇报。“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结合重点工程建设要求,代表们建议建设团队强化安全管理,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严格把控工程质量,确保项目按期投产达效,为潮州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支撑。
走进万佳省级花鲈良种场育苗车间,调研组近距离察看了花鲈种苗生长状态,并深入询问项目发展规划、良种培育的科技攻关进展及产品市场开拓情况。结合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前景,代表们鼓励企业瞄准行业一流目标持续创新,为广东海洋牧场建设提供优质种苗,带动当地海水养殖、精深加工、特色预制菜等产业链一体发展,以蓝色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汇聚合力
共绘潮州发展新篇
实地调研结束后,代表们在饶平县柘林镇政府参加座谈会,听取潮州市人民政府关于2025年1至9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暨重点项目建设进展的报告,并结合两天调研所见所闻,踊跃建言。

省、市人大代表参加座谈会。潮州市人大办 供图
调研组建议,要聚焦提质增效,做强传统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加快构建“3+3+2”现代化产业体系;要聚焦有效投资,发挥工业投资主力军作用,强化项目全周期管理和要素保障,加快招商引资成果转化;要聚焦内生动力,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要聚焦协调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畅通要素流动,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
从民生工程到产业前沿,从企业车间到园区平台,代表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智慧建言献策。随着调研成果的落地转化,潮州高质量发展的画卷正在韩江之滨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