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实践>

以“穿透式”监督 全面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作者:张振宇 孙 炜 编辑:白丹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14

近年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大常委会强化全局意识、系统思维,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把准职能定位,建立健全政府债务管理监督机制,持续深化政府债务审查监督创新实践,“全过程”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推动管理监督工作不断深入。

“日常+审议”共同发力,由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转变

发展所系、监督所向,看紧“国家账本”账目,是宪法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能。一是强化日常监督。按照《牡丹江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联系报告制度》规定,市政府及其财政等部门定期向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报送政府债务计划、收支报表,上级制度规定、重要会议精神等重要事项,确保人大及时了解政府债务管理动态情况。同时,充分利用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全面跟踪掌握政府债务余额限额变动、债券资金支出进度等指标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展分析研判,切实提升了监督的精准性和时效性。二是强化审查监督。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审查批准年度预算决算、监督预算执行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等工作时,将政府债务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审查监督,并提出审查意见,持续推动政府及财政部门改进完善预算决算编报和制度建设。三是强化整改监督。针对人大预算工委日常监督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区分不同情形,政府相关部门在规定的限期内进行整改和落实;对常委会提出的审议意见,要求政府3个月内将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报告人大常委会。通过明确时限、分类督办、动态反馈等举措,构建起全链条闭环监督机制,推动政府债务管理监督工作向纵深推进。

“询问+测评”创新赋能,由柔性监督向刚性监督转变

在运用调研、视察等监督方式的同时,开展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持续增强监督刚性约束。一是以询促改。为落实整改责任,提升整改质效,推动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2024年全市首次开展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专题询问,针对部分债券项目前期谋划不充分导致项目无法开工或进展缓慢、债券资金拨付进度较慢、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进行了询问,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部门到会答询,并作出下一步整改承诺,有力推进了政府债务难题有序化解。二是以评问效。连续多年对审计查出的涉及金额较大、整改较难的政府债务问题开展满意度测评,现场计票,现场公布结果,要求被测评单位主要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并回答询问,以此传导压力,压实责任,推进问题有效整改,2024年满意率同比提高15%,政府债务审计问题整改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三是以督促治。为落实新修改的监督法中关于进一步丰富财政经济监督的要求,拧紧闭环工作链,明确监督方式、监督重点、监督程序、监督要求,实现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地方政府债务。聚焦做好“后半篇文章”,将满意度测评结果以报告形式上报市委并转发市政府,推动促进整改工作再细化、再落实,对标对表、分类施策,加大整改督办力度,确保整改难题有序化解。

“代表+联络员”发挥作用,由一般性监督向汇集民意监督转变

如何科学、规范地做好政府债务管理监督,确保债务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使用高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题。牡丹江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政府债务审查监督始终:人代会前,向人大代表发放《关于征集预算编制和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意见建议的函》,广泛征集代表意见;人代会期间,设立预算草案查询服务处,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为代表提供预算草案及报告查询服务,充分保障代表对政府债务使用的知情权。选聘12名具备专业背景和丰富经验的市人大代表担任预算审查监督联络员,组织其深度参与政府债务管理调研、视察、专题询问及审查审议等工作,多维度汇聚代表与群众智慧,有力推动政府债务审查监督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