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一种选择
作者:胡有金 编辑:林娜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14

巷口的梧桐叶正打着旋儿落下,树底下那位穿灰布衫的老人踉跄了一下,像片枯叶般委顿在地。我的脚步倏地钉在原地——扶,还是不扶?这个念头窜出来的瞬间,自己先惊着了:什么时候开始,伸出援手竟成了需要权衡的事?
终究,还是快步上前。触到他胳膊时,能感到布料下嶙峋的瘦骨在微微颤抖。他倚着我站稳,混浊的眼睛里浮起一层水光,嘴里喃喃着听不清的感谢。我望着他蹒跚远去的背影,掌心还留着方才的温度,心里却泛起复杂的滋味。
这滋味让我想起许多事。去年冬天送女儿上学,她非要给路边乞讨的老婆婆五元钱。我下意识地拽紧她:“可能是骗子。”女儿仰起脸,眼睛清澈得让人无法直视:“万一她真的冷呢?”我一时语塞,顿生羞愧。这些年,我们学会了算成本——时间成本、经济成本、风险成本,却渐渐忘了算算:当善良变成筹码,心里那份踏实还值几个钱?
楼下的张师傅倒是个不算账的人。他在街角修了二十年自行车,总备着打气筒让人免费使用。有一回,我忍不住问他,图什么。他正给车胎补疤,头也不抬:“谁还没个难处。”这话平常,却像他手边那碗浓茶,涩中带回甘。他的摊位前总聚着人:修车的、聊天的、倒杯热茶的,成了这条街上人人熟知的“驿站”。
这让我想起杜甫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张师傅自然没读过这些,可他那个打满补丁的工具箱、那盏亮到深夜的灯,何尝不是另一种“广厦”?
还有开面馆的陈姐。她的价目表十年没大变,总是肉多汤浓。有学生赊账,她悄悄在账本上画圈——那是免单的意思。她说起有个男孩工作后专程回来,还了当年的面钱:“那孩子说,我的面暖了他四个冬天。”说这话时,她正往碗里撒葱花,绿白相间地铺在面上,像早春的田野。
这些普通人让我明白:善良不是天赋,而是日复一日的选择。它不是在镁光灯下的壮举,而是深巷里的灯火,不耀眼,却足以照亮夜行人的路。就像陆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那份关怀不必轰轰烈烈,就在修车师傅的扳手里,在面馆氤氲的热气里,在我们每一次犹疑后依然伸出的手里。
在这精于计算的人间,留一点不计算的温存;在人人自保的潮流里,存一份敢信任的勇气。它不是软弱,而是洞悉世故后的坚持——知道世界有裂痕,依然要做补裂痕的光。
这光微弱如豆,却能让寒夜有点温度。而这点温度,终究会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就像此刻,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我心里却比来时更亮堂。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