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博爱县人大常委会以“代表建议全进站”工作机制推动建议办理见实效惠民生—— 小站点托起代表履职大舞台
作者:刘娟秀 张慧康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20
“没想到我提出的《关于加强商业制水机监督的建议》,通过联络站的协商很快就有了明确的承办单位,现在监管措施都落实了,群众终于喝上了放心水。”近日,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人大代表陈帅帅在县人大代表联络中心站参加活动时,对“代表建议全进站”工作机制赞不绝口。近年来,博爱县人大常委会依托全县“1+9+N”共 32个代表联络站(点、室),创新实施“代表建议全进站”工作机制,对代表建议提出、交办、承办、督办、评价等环节进行全流程进站闭环管理,有效破解了“重答复、轻落实”“责任不清、办理不力”等问题,推动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进站培训
夯实建议提出质量基础
为提高代表建议质量,博爱县人大常委会将建议撰写纳入代表任期履职培训规划,利用每月“代表主题活动日”开展常态化、精准化进站培训工作。
为确保培训全覆盖、无遗漏,博爱县人大常委会构建了“1+9+N”三级代表联络平台体系——“1”即1个县级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设在人民公园,作为全县代表活动的核心枢纽;“9”即9个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分别设在各乡镇政府所在地或人口密集的村(街道),辐射辖区内的代表;“N”即若干个人大代表联络点和人大代表工作室,灵活设立在工厂、村委会、学校等代表和群众集中的场所。全县共建成32个县、乡、村三级联络阵地,实现了代表联络平台的县域全覆盖,让代表能够就近进站参加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培训的便利性和代表参与度。
为了确保培训工作有序开展,博爱县人大常委会明确各级联络站培训职责分工:县级中心站负责对36名省、市人大代表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同时根据工作需要邀请公、检、法、司“四长”进站,对各级人大代表进行本部门业务知识讲解;将信访局、城管局、教育局等18个与民生问题关联紧密的部门分配到9个乡镇(街道)联络站,参与每月的代表主题活动日,为代表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讲解;乡镇(街道)联络站负责组织辖区内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开展日常培训。
“以前提建议总怕内容不规范、没有针对性,经过进站培训,我知道该怎么围绕群众需求精准选题了。”博爱县月山镇人大代表杨应芬表示,今年年底要进站围绕收集到的民情民意进行研讨,经过培训,她对明年人代会期间提出建议更有信心了。
据博爱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工作人员介绍,每年12月博爱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全县中心工作、重大项目建设和民生实事项目等重点领域,精心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调研活动。人大代表们深入基层一线,走进村(街)、企业、学校、医院等场所,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交流、走访群众等方式,全面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掌握第一手材料。年末,组织代表进联络站开展专题分析研讨,拟定本乡镇(街道)的代表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代表建议的规范性和可行性,代表们围绕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同梳理研判,提前审核拟提出建议的规范性、政策性和合法性,严把建议质量关口。2025年,全县各级人大代表提出的123件建议中,涉及民生实事、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的高质量建议占比达85%以上。

进站协商
精准交办明确主体责任
针对建议交办中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问题,博爱县人大常委会创新“两步走”工作法——
第一步,县人代会闭幕后,县政府督查室首先对县人大交办的代表建议进行初步分类整理。在分类过程中,对于涉及范围较广、职责界限模糊、承办单位不明确的代表建议,如将2025年《关于加强对商业制水机监督的建议》《关于规范小区物业管理的建议》等5件建议列为需要进站协商的疑难建议,为下一步精准交办做好准备。
第二步,三方进站协商,确定最合适的承办单位。博爱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提建议代表和县政府督查室三方人员共同进站,就疑难建议的承办单位进行面对面协商。在协商过程中,建议领衔代表详细阐述建议的提出背景、目的、意义和具体内容,说明群众的实际需求;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深入了解代表的真实意图和群众的迫切诉求,从人大监督的角度提出意见建议;县政府督查室现场介绍相关工作情况和办理思路,并充分征求代表意见。通过三方充分沟通、共同研判,确定最合适的承办单位。
博爱县政府督查室负责人王彬冰表示:“有些代表建议涉及多个部门,以前总不知道该交给哪个部门办理,现在通过三方进站协商,一下子就明确了责任主体。”
县人大代表史京敏回忆说:“在今年年初博爱县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期间,我提出了《关于加强多动症儿童关爱与支持的建议》,经三方进站协商,综合考虑多动症儿童的医疗诊断、康复治疗和教育管理等多方面需求,明确由县卫健委作为主办单位,县教体局作为协办单位,形成了分工明确、协同配合的办理格局,有效避免了因承办单位不明确而导致的办理延误或推诿现象。”

进站问效
全程跟踪增强办理实效
为推动代表建议高效落实,博爱县人大常委会出台2025年重点督办建议领衔人全过程监督办理情况工作方案,成立8个建议督办小组,由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分别担任组长,每季度带队深入各代表联络站开展调研督导活动。督办小组及时掌握重点督办建议的办理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办理进展缓慢、效果不佳的承办单位,督办小组通过进站督办、现场办公等方式,明确要求、压实责任,跟踪推进办理工作。
“重点督办建议办理进展如何?存在哪些困难?”2025年5月23日,博爱县人大常委会建议督办组走进代表联络站,了解《关于加强对物业行业管理的建议》办理工作开展情况。据介绍,博爱县住房城乡建设局探索“社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模式,成立联合党支部5个、业委会2个、物管会21个,培育调解员38名,化解纠纷178起。在服务提升上,联合多部门开展8次培训覆盖400人次,举办消防演练,并实施物业星级评定。在收费与资金管理上,依规通过招投标选聘物业并约定收费标准,收取维修资金7441.98万元,7笔使用均按规拨付。建议办理结果令代表满意。
按照“对口负责、精准衔接”的原则,博爱县人大常委会将2025年收到的123件代表建议督办工作合理分配至县人大常委会8个工作委室。各委室结合自身职责分工,对分配到的建议办理工作进行全程跟进监督,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走进代表联络站,与承办单位负责人、提建议代表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2025年6月,县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在督办《关于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的建议》办理过程中,积极协调县工信局、财政局等部门,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等实际问题。
2025年7月17日,博爱县住建局在“部门进站日”活动中,就《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向代表和群众汇报改造计划和进展情况,针对代表提出的加装电梯、停车位规划等问题,现场承诺尽快研究解决方案,受到代表和群众一致好评。为了让建议办理工作更好地接受监督,博爱县人大常委会设立“部门进站日”制度,邀请各承办单位负责人走进县级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与提建议代表、群众代表面对面沟通交流。在“部门进站日”活动中,承办单位负责人详细汇报建议办理的具体举措、当前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提建议代表和群众代表可以直接就办理工作提出意见和疑问,承办单位负责人现场进行回应解答,形成“提、办、议”三方实时互动的良好局面。

进站测评
闭环管理提升满意度
为了压实承办单位办理责任,建议办结后,博爱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提建议代表和群众走进代表联络站,对办理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内容包括办理态度、办理效率、办理结果等方面。对于被评价为“不满意”的建议,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将测评结果反馈给承办单位,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重新办理。承办单位重新办理后,需再次提交代表进行测评,直至代表满意为止。“通过满意度测评,进一步压实了承办单位的办理责任,推动其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博爱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负责人表示。
此外,博爱县人大常委会建立“进站回头看”机制,巩固建议办理成效。针对上一年度人代会上代表所提建议办理结果为“不满意”或办理不彻底的问题,如道路修建、交通设施建设、政策落地深化等,再次组织提建议代表实地察看办理情况,并邀请提建议代表和承办单位走进联络站进行磋商,
“承办单位办理态度积极,解决问题彻底,我打满分!”2025年10月16日,许良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人大代表对建议办理结果进行测评,县人大代表姬建军对《关于拓宽农村主干道的建议》办理结果表示满意。2024年,姬建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该建议,由于涉及土地征收等复杂问题,办理进度缓慢,代表满意度不高。通过“进站回头看”,县交通局与相关乡镇政府、提建议代表共同协商,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各环节的时间节点,最终推动道路拓宽工程顺利实施。
“‘代表建议全进站’让代表履职有了平台,群众诉求有了渠道,政府落实有了监督。”博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咏生表示,下一步常委会将持续优化该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