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县乡人大>

从44份审议意见中“揪”问题

作者: 编辑:赵佳敏 来源:浙江人大 发布时间:2025-11-21

“以前一到雨天,鄞南片区不少老小区就会出现污水冒溢。现在好了,污水管网改造完成后,再大的雨也不用担心了!”家住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的王阿姨提起家门口的变化,语气里满是欣慰。这一民生难题的解决,得益于人大跟踪督办、政府破难攻坚,也是该区审议意见办理“回头看”工作的生动缩影。

列明问题,一份“特殊”清单引起注意

44份审议意见、310个集中交办问题,217个已办结销号,还有93个“黄灯”问题整改成效未达预期。去年10月,一份“特殊”清单交到了鄞州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手中。这份清单,梳理汇总了2022—2024年期间区人大常委会出具审议意见、集中交办问题办理情况。

“督促办理好审议意见,既是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与监督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助推‘一府一委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有效途径。”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卫成介绍,为做实审议意见办理工作,常委会办公室牵头组织开展审议意见办理情况“回头看”及“黄灯”问题再督办再评估工作,重点对审议意见后附条目式问题清单的研究处理结果,逐一进行跟踪监督,推动问题整改销号。

围绕“黄灯”问题,常委会组成人员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进行“回头看”,对具体责任单位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客观评估整改效果。

经过数月的酝酿,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汇总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对“黄灯”问题的反馈情况,形成二次“亮灯”清单。今年初,这份“清单”转化为具体督办建议函交“一府两院”,其中仍有59个“黄灯”问题亟须解决。

持续跟踪,“黄灯”问题重新纳入议程

找准病灶,更需开对药方。相关工委主动跟进,密切对接联系,把“黄灯”问题纳入议程,组织力量进行“再督办”。“再督办的过程,就是对审议事项再推进再落实的过程。”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主任邵英豪认为。

鄞南片区污水治理就是其中一例。由于管网老化、污水处理能力不足,该区域每逢降雨就容易出现污水冒溢倒灌,周边3个镇10余个小区的居民深受其扰。在人大的持续督办下,好消息终于传来——鄞西污水处理厂扩容提升工程建成投用,新增日处理能力16万吨;片区老旧管网完成改造,10余个小区实现雨污分流彻底改造,困扰居民多年的“臭味难题”终于得到解决。

教育领域的监督同样“步步深入”。针对群众反映的“课后服务内容不够丰富”“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等问题,区人大聚焦核心需求,推动教育部门引入社会资源、优化课后托管服务、完善校外阵地建设,建立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切实回应民生关切。

在预算绩效管理领域,“联动督”让共性问题得到系统破解。此前,区人大常委会在审议预算绩效报告时发现,多个部门存在自评质量不高、绩效目标不精准等问题。为根治这一顽疾,区人大创新建立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人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对预算绩效进行量化监督。经过督办,常委会依据该体系对157个财政预算项目开展评价,推动3个项目优化调整政策,7项内控制度出台。

在人大的持续督办下,一份份“亮灯”清单转化为抓实整改的具体抓手,推动有关部门直面问题、完善落实,取得了新成效。

督办销号,“钉子”问题整改有了后续

10月20日,在鄞州区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八十六次主任会议上,区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再办理结果进行“再亮灯”。尽管成效显著,但经多轮评估后,仍有27个“钉子”问题亟待破解,主要集中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民生保障等八大领域。其中,个别问题重复出现在审议意见中。

“这些问题都是民生关切的焦点、全区发展的堵点,必须久久为功推动解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慧芳明确提出,要将产业规划、城市开发等问题纳入“十五五”规划统筹推进,对具备条件的问题加快攻坚,推动问题逐一整改销号。

同时,区人大还将深化“监督联动”机制,压实职能部门的整改责任,让审议意见落在实处,切实完善人大监督的“后半篇文章”。

历经一年,这场围绕“审议意见”的大考,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远未收官。“我们将持续深化审议意见办理情况‘回头看’工作,不断强化制度执行、压实办理责任,进一步提高审议意见办理实效和代表群众满意度。”杨慧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