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省市人大>

遂宁市:用好立法评估 为城市“量体裁衣”

作者: 编辑:赵佳敏 来源:四川人大 发布时间:2025-11-21

近日,在四川省遂宁市基层立法联系点——河东新区慈音街道办事处会议室内,召开了《遂宁市城市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立法后评估专场座谈会,社区干部、居民、物业服务人等代表踊跃发言,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后评估调研组认真记录会上的意见和建议。

精心组织评估 客观检验实施成效

条例能否实现预期目标、是否可行管用,离不开科学组织和调研摸清实情。市人大常委会制发条例立法后评估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进行部署,按步骤有序推进评估工作。市人大常委会评估小组先后深入县(市、区)基层一线,实地察看市政设施运行、城市道路施工、小区治理等情况,现场听取工作汇报和意见建议。评估小组分别组织召开基层执法部门、群众代表、市场经营主体专题座谈会,详细了解条例在市容卫生、园林绿化、公共空间秩序、违建治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1200余名群众通过参与网络调查问卷,为条例实施、城市管理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条例保障下,2024年全市中心城区161处便民摊区(4567个摊位)和33处夜市规范设置,照明设施完好率超95%,依法查处整改违建问题360个,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基层自治、公众参与的城市治理体系有效发挥了作用。

评估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不足、未能有效形成合力;部分上位法已修订,相关配套规范性文件已经失效,条例在制度层面需要更新;生活噪声污染、丧事扰民、不文明养犬、违建治理难、电动车违规行驶等问题有所反弹,治理效果不稳;条例在执法、司法实践中适用率不高,作为法律依据被援引说理的情况较少。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加强重点研究解决,在制度设计、管理举措上进一步加强改进和丰富完善。

用好评估成果 写好城市管理“后半篇”文章

评估不是目的,运用才是关键。条例评估小组认真梳理调查问卷、调研座谈等意见建议,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案例研究与共性问题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论证,最终形成立法后评估研究报告。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城市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深刻把握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内涵,加快立法思维转变,加强在城市空间优化、生态修复、安全韧性、风貌提升、便民生活等方面立法供给。”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介绍道,“通过此次立法后评估,将对条例所反映问题进行综合研判,对内容滞后、缺乏操作性的条款进行改进完善;对执行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加强研究,从细部着眼、从需求着手,选取新角度、选好‘小切口’,开展相关立法项目论证、项目储备、适时启动实施,系统形成城市治理法规体系,扎实做好城市管理‘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