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三联系”制度,坚持每月两次进站接待选民,创新开展“流动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代表“云工作室”作用,全区194名人大代表全部创立“民意二维码”,张贴在联络站、示范点、选区网格,实现代表“亮身份”全覆盖,联系群众全天候。街道、镇人大扎实开展“选民接待日、为民服务周、助力发展月”“三走进、三助力”等20余次特色主题活动,形成了“全区上下联动,代表全员参与”的工作大格局。为进一步提升镇、街道人大工作水平,有效贯通“五大民主”,保障人民“四权”,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北关区人大创新推行街道、镇人大“季会制”,出台《关于探索推行街道、镇人大“季会制”指导意见(试行)》,由“一年两考”变“一年四考”。
2024-10-28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助推了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监督和社会效应双丰收。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跃军为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相关精神,增强监督实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12月24日,全国人大再次作出了进一步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政府性重大投资项目是经济工作监督的重要内容,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具有牵引性、示范性作用。
2024-10-10后续,渭滨区人大常委会将建设运行代表线上履职平台,系统集成信息发布、学习培训、代表管理、活动开展、意见征集、建议办理等多功能模块,实现代表活动“一网通管”“一屏统揽”,发挥线上线下组合效应,为代表的创造性履职提供全程服务。代表的建议来源于群众的意见,对于群众意见不能听听了事、束之高阁,通过规范代表联络站的运行、接待和意见处理方式等制度机制,督促代表将群众意见进行收集整理、筛选归纳、整合提升,形成具有建设性、指导性的人大代表建议。联络站不仅要传递社情民意,更要发挥“联、商、督、促、智”综合效应,渭滨区人大常委会着力建设以“两个联系”为中心,功能作用无限拓展的联络站“1+N”工作体系,通过邀请辖区的各级人大代表来站上活动,讲课、听政策解读,进行充电学习。
2024-10-09通过议政会平台,定期听取办事处工作通报、会商“微实事”、督办建议意见,推动街道办事处和部门站所落实工作、解决问题,也通过人大代表调研、视察、监督,引导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激发群众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会前开展座谈会,通过“两访”(走访选民、走访选区)活动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通过专题培训会、工作部署会等,对人大代表街道“议政会”作出具体安排。街道人大工委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同走”“同看”“同议”,视察街道重点工作、“微实事”项目进展情况等,监督街道办事处及相关部门工作效能,确保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落实。
2024-10-09北京市东城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聚焦有效监督持续发力,不断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切实增强监督的刚性和实效。充分运用“检查报告+问题清单+督促整改”机制和“边检查、边督促、边整改”工作模式,聚焦核心区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对《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等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一府一委两院”依法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指导形成高质量报告,体现工作成效,精准查找问题,提出务实举措。
2024-10-09东昌府区人大常委会专门制定督导方案推动项目落地落实,多次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的报告,开展视察、调研督导活动,并进行满意度测评,保证了各项民生实事项目的顺利推进。人大法定工作讲规范一是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加强对经济运行和计划、财政情况的监督。人大自身建设上台阶按照“四个机关”定位要求,全面加强东昌府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
2024-10-092024-10-09
2024-10-09
2024-10-09
建立和完善上下联动、统分结合、线上线下学习培训机制,对绍兴市人大代表分批次开展全员培训,组织好省级代表赴省培训,支持区、县(市)代表定期培训,确保本届任期内实现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全覆盖。制订届内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基本构建了代表任前培训、业务培训、能力提升培训,形成贯穿代表履职全周期的,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浙江省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努力打造人大代表学习培训、联系群众、主题活动、机制创新、建议督办、关心关爱等全链条体系,探索出一条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新路子。
2024-05-29